六位一体解读中医超器官医学模式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25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六位一体”治疗理念是紧扣生命物质的系统理念
“六位一体”理念最早是针对功能性胃肠病和多种慢性胃肠病而提出的,这些疾病由于病情经常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积累,总结形成了“以调为先、以通为顺、以和为贵、以平为期、以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这一理念超越了肝、脾、胃、肠等具体器官的局限,以生命状态和临床表现为直观指标,以生命物质及其联系变化为干预节点,是中医“超器官医学模式”在胃肠病领域的典型例证。
以调为先
胃肠疾病具有临床症状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征,表现为每一位患者的症状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段的症状也有很大差异。病因单纯者少,病机互见者多,大多存在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单纯用攻、补、温、清之法难获良效,而“以调为先”、首重调理方为正途。
“调”的靶标是气机,其中“气”即物质变化,“机”即物质的运动与联系,由于物质变化的复杂性和物质联系的广泛性,既不能破利攻削,也不能敛涩呆补,用药主张轻灵流通,以顺五脏气机为要务。
调理的组方配伍特点是补泻并用、寒热同施、内外兼顾,多脏共治、上下互引、升降结合。表现有三,第一是药性杂,把性味不同甚或相反的药组合在一起,看似杂乱,实则合理,诸如经方中的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理中汤、乌梅丸,还有后世的归脾汤、升阳益胃汤及逍遥散等,这些方剂都具有调理气机的共同点;第二是药量轻,每一味药剂量都在药典规定用量之内或偏下,鲜有大剂量者;三是药味少,每张处方药味多在十味左右,一般不超十三味。在药物调理的基础上,辅之以饮食调养、情志调整、环境调适等综合措施,以期将失调的脏腑气机调整平衡,恢复其原有状态,各司其职、相互协调、和谐共处。
以通为顺
功能性和慢性胃肠病临床症状以痛、胀居多,几乎皆有,其共同病机当责之于 “不通”。
“以通为顺”的治疗法则堪称精当,《内经》所谓“和气之方,必通阴阳”,张仲景所谓“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即是此意。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通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泻,顺也并非简单的下。通之法,中医治疗八法尽可用之,如因虚不通则宜补,因寒不通则当温等。正如《医学真传·心腹痛》所言:“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则妄矣。”
由此可知,泻下、行气、活血、温热、发散之品皆可用之通,所不同之处在于选药用量之妙。通常要求少用大寒大热及攻破逐利之品,多选性平力缓之药,药量要小,如大黄以3~6克为宜,且不后下,取其通之利,避其泻之弊。
责任编辑: 刘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