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九法建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思维范式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5-12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论体质

音律源于自然,人类之所以有不同类型的体质,也是自然法则在人的形体结构、机能状态和心理活动方面特有性质的体现。所以,《内经》用“角、徵、宫、商、羽”五音及其太少对“阴阳二十五人”的不同体质类型予以论证和命名(《灵枢·五音五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

论发病

此处试以“法时”“法风”为例,以窥《内经》发病理论的构建模式。

“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以为常也”(《素问·经脉别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素问·咳论》)等原文,强调疾病的发生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不同时令季节有不同的气象特征,就会形成不同性质的致病因素,必然会有不同性质的疾病流行普,此即“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蹻,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之“法时”论发病观点发生的缘由。

同时,《内经》还在“法风”思维背景下提出了“三虚”(“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灵枢·岁露论》)发病观,如“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灵枢·百病始生》)之论即是其应用之例。其中“两虚”之一与“不得虚”“盖无虚”的“虚”,均为“三虚”之“虚”,于此可见一斑。

论病证

“时”是所有物质的运动秩序和过程,而疾病是人体感染病邪后机能失常的状态及其过程,无论是内伤疾病还是外感疾病,都是如此。

《内经》论述的所有疾病,无一不是以“法时”思维论证之。如热病、痛证、咳证、痹证、痿证等,随着病证迁延时日的差异而有不同临床表现,强调了疾病的动态变化过程,并据此提出了“同病异治”(《素问·病能论》)的治疗原则,这也是“法四时五行而治”(《素问·脏气法时论》)理念的具体体现。

论脉诊

脉象最能反映人体机能受四时气候活动的影响,脉象变化也会因人而异,以“法时”“法人”立场论脉诊就成为《内经》构建脉诊理论的必然思维方法。故有“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血气未乱,故可诊有过之脉”“脉其四时动奈何……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素问·脉要精微论》)“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沉细,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其至皆悬绝沉涩者,名曰逆四时”(《素问·玉机真脏论》)等论述。

责任编辑: 刘璟
     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