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6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脏腑学说现代研究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医药学家掀起“中西汇通”思潮,对中西医结合学术的研究起了开拓与先导作用,但由于未能找到中西医结合的合理途径,故而只能是汇而不通,成了一场擦肩而过的整体碰撞。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和政府中西医结合方针的指导下,中医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均围绕着脏腑学说,循着“病证结合”模式进行。兹简述如下。

六病归“肾”。上海第一医学院藏象研究所在沈自尹教授主持下,于1959年在临床观察中发现,中医“补肾法”对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支气管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妊娠中毒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及神经衰弱等6种疾病表现为“肾虚证”者,均可提高疗效。在此后的研究中,他们发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紊乱,是“肾阳虚”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补肾、调节肾阴、肾阳的治疗似乎具有调节内分泌与免疫的功能。

五病同治。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邝安堃教授首先证实了phillips在冠心病中的发现,并以补肾为主的中药方使男性冠心病患者升高的血浆雌激素水平显著降低,症状也明显改善。其后,又在患有心肌梗塞、II型糖尿病、病窦综合征和原发性高血压等5种疾病的男性患者体内发现,血浆雌二醇和雌二醇/睾酮比值明显升高,经用补肾益气中药治疗或气功锻炼后,性激素的异常变化得到纠正,症状也获得改善。

《伤寒论》现代临床研究。杨麦青教授积30余年之功绩,于1992年提出:“《伤寒论》六经病证是机体在急性感染性(含传染病)疾病过程中所发生的非特异性六大病理生理症候群”。“伤寒论六经辨证,亦即针对不同疾病的同一病理生理变化所进行的负反馈的治疗过程”。1963年,笔者参与编写的《伤寒论讲义·总论》提出:“六经病证是六经所属脏腑病理变化表现于临床的各种证候。”杨麦青教授把现代医学的“疾病”概念引入伤寒论六经辨证,运用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理论诠释感染性疾病过程中症候群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将传统中医学融入现代医学科学范畴的范例。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国中医研究院陈可冀教授领导团队历经半个多世纪,运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心血管系统缺血、缺氧疾病中发现,该类药物并非单纯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而起作用,还能降低血脂,使血管壁沉积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缩减。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南开医院主任医师吴咸中教授经过10余年研究,于1972年出版的第一部中西医结合医学专著《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吴教授在“六腑以通为用”的中医传统理论指导下,活用《伤寒论》中的通里攻下法,在西医精确诊断的基础上,首创“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用中药治疗单纯性肠梗阻、阑尾炎、溃疡穿孔等,改变了中医只是慢郎中,只能治慢性病的传统观念。

脾虚证本质研究和脾虚动物模型的建立。多年来,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广州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单位通过临床观察研究,从消化功能、植物神经功能、代谢与免疫、内分泌功能等方面探索了“脾虚证”的本质。北京师范大学于1979年采用大黄建立了“脾虚”动物模型,用四君子汤做治疗试验,认为“脾虚证”是小肠绒毛细胞的寿命缩短,绒毛细胞过早失去其正常吸收功能,使机体处于慢性营养障碍而迅速衰亡,在脏腑学说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虚损之病机探讨。中医病理学家,中西医结合专家匡调元教授于1973年曾对24例虚损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其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睾丸或卵巢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化,并提出,这些腺体的病变在虚损过程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匡调元教授指出,内分泌腺担负着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作用,它们的萎缩变性可影响全身,故其意义与一般细胞的变性或萎缩迥然不同,为多种老年慢性病中的虚损证奠定了病理学基础。

责任编辑: 刘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