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广祥:精诚大医 乐传岐黄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11-13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继承创新 成医界泰斗

作为我国中医呼吸病学科领军人之一,洪广祥在全国创建了首个中医呼吸病研究所,在肺系疾病的治疗方面,率先提出哮喘病“三因学说”等学术新观点。1992年,他成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500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1996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江西省名中医称号,200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呼吸内科学术带头人。

擅长治疗肺系疾病的洪广祥,最难忘的还是多年前的一个紧急病例。一位4岁的小女孩, 因感冒发烧引起支气管哮喘,脸色发青,四肢冰凉,每分钟心跳达到140次,能用的药都用了,病情仍在恶化。为了挽救幼小的生命,洪广祥连夜翻查手头所有资料,通宵达旦地选方配药,小女孩在他的诊治下,终于在次日逐渐脱离了危险……而这一次突发事件,使得洪广祥教授进一步掌握了重症哮喘的用药治疗规律,并依此建立了一整套“洪式防治方法”。

上世纪90年代,不少病人由于长期、反复使用抗生素而产生耐药性,常常因西药治疗无效求助于中医。洪广祥用中医理论解释病因,认为慢阻肺病人的肺部感染因痰热内郁所致, 多属正虚邪伏。经历无数次的实践后,他创立了抗感染1号方,经临床反复验证, 该药对控制和消除肺部感染产生了良好疗效。

洪广祥的学术观点大都源于中医经典著作,并撷取自诸家精华,有继承、有发展,更重视创新,辅以长期的肺系疾病临床研究,逐渐归纳提炼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和临床风格。他主张学医首先应从研读医经入手;他珍视中医经典,推崇其理论价值,但绝不固步自封;他努力实践,勇于创新,遵古而不泥古,善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反复强调,只有精通经典,才能正确运用其理论并有所创新。

在哮病诊治方面,他提出哮喘发病的“三因学说”,即阳气虚弱为发病的内因,痰瘀伏肺为哮喘发病的宿根,外感风寒为发病的诱因。并根据“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痰易消”“治一切血证皆宜治气”“气行则血行”等理论,提出了哮喘发作期的治疗新思路: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

“治肺不远温”,同样也是广泛运用的经典理论,洪广祥认为慢性咳喘疾患总以肺阳虚、痰饮内伏、痰瘀互结为主要病理基础,种种热象多为标证,故临证时,依据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应排除对表象的顾忌,及时地、大胆地施以温散、温化、温补、温通等治本之方药。该理论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后,2003年形成“全程温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观点,现在已成为临床诊治肺系病症的重要学术思想。同时,在“治肺不远温”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依据慢性咳嗽多与鼻窍不利有关的发病特点,创制了冬菀止咳颗粒,2005年研制开发成为国家三类新中药。

《素问·脏气法时论》云:“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意思是肺的生理以肃降为主,肺病的特点是肺气上逆,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咳喘这一基本症状,治疗当以苦降疏利气机为主。洪广祥选择以“苦降”为作用特点、以疏利气机为目标的药物作为组方基础,在古方平气散基础上大胆创新,制成平喘新方“蠲哮汤”。该药现已研发成治疗支气管哮喘的国家三类新中药“蠲哮片”。

此外,洪广祥依据他的学术观点及临床经验,独创了许多颇有疗效的经验方。如蠲哮汤治疗哮病急性发作;益气护卫汤、温阳益气护卫汤、丹赤紫草汤治疗哮病缓解期;补元汤、复方参蛤片、蛭散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温肺煎、寒咳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清咽利窍汤、干咳宁、窍痒煎治疗慢性咳嗽;咳喘固本冲剂用于慢性咳喘病的预防等。

洪广祥善于挖掘“古方”,对经方化裁运用,灵活变通,使经方的治疗效果再提高,治疗范围再扩大。例如,他把《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汤,以及张仲景用于治疗肠痈的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大黄牡丹皮汤方加减等,用于支气管扩张症的治疗。正是如此巧辨善用,独辟蹊径,不仅为中医“古方新用”拓宽了视野,而且为中医药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他带领团队开发新药,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3个,研制2个国家三类新中药,研制国家级三类新药“蠲哮片”,已应用于临床。系列产品“咳喘固本冲剂”“复方参蛤片”“寒咳宁”“蛭散胶囊”等临床疗效获得广泛好评,并畅销海内外,受到广大患者欢迎。

洪广祥在坚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积极大胆地吸收利用先进科技手段和现代医学知识,发挥西医辨病求因及鉴别诊断的优势,努力掌握西医基础理论和实验检查手段来弥补中医的不足,临证常常采用中西医两种理论来指导诊病辨证,并在辨证用药的前提下,很重视选择一些已被现代医学证实了的,具有某些药理作用的药物,让疗效不断提高。他说:“中医学与西医学虽理论体系各异,但有相通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 刘璟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