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首见于《证治要义》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5-28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首见于《证治要义》

中医学术界目前普遍认为,最早提出“辨证论治”一词的是清代医家章虚谷,他在《医门棒喝·论景岳书》中说:“窃观景岳先生,才宏学博,平生著作数十万言……不明六气变化之理,辨证论治,岂能善哉!不识六气变化,由不明阴阳至理故也。”

3年前,笔者有幸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工作,承担浙江项目组之《证治要义》医籍的整理研究,校注期间,欣然看到“辨证论治”四字竟在《证治要义》中出现。经考证,确定“辨证论治”最早见于《证治要义》,由清代医家陈当务首先提出。陈当务,字惠民,清代康熙至乾隆时期抚州(今江西临川)人,寿逾70,但生卒年不详。

《证治要义》中提到“辨证论治”词组的有两处:一在卷七“药方”,其开卷云:“本集前后共计三百八十七方。因古人一方可治数十病,而一病又兼数方,难以重复,故另汇于此。以仲景公之方列前,诸名医之方列后。凡集中辨证论治,旁边有厶角圈者,即是药方,细心查之自见。”一在戴第元“叙”,其云:“若喜惠民之学,辨证论治,妙义天开,能使不知医者,亦能知病之原委,诚有功于民生。”

该书序言载,陈当务约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完成了《证治要义》十卷的撰写,成稿后复经3次修改,历时9年,最终由其友人于乾隆四十年(1775年)刊刻出版。根据《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所载,《证治要义》现存版本有清乾隆四十年乙未(1775年)刻本及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年)惠民堂刻本。笔者目前找到的即惠民堂刻本为上海市图书馆藏本,保存完好,刊刻清晰,字迹工整,其出版至今已过去四个甲子,“辨证论治”一词的出现距今刚好240年。

已知《医门棒喝》一书,由作者章虚谷撰于1825年。推算可知,《证治要义》撰著出版要比《医门棒喝》提前整整50年。可见,首次出现“辨证论治”一词的中医文献是《证治要义》,而非《医门棒喝》;提出“辨证论治”称谓的第一人是陈当务,而非章虚谷。

责任编辑: 刘璟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