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门传薪之曾定伦临证录:“辛开苦降”理脾胃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11-05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针对病机,应寒热并用、辛开苦降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 “间者并行,甚者独行”,针对脾胃病阴阳并病,寒热错杂的中医病机,曾定伦在临床上多采用寒热并施,辛开苦降的治疗大法,最喜用的是“半夏泻心汤”。
该方为仲景治疗少阳误下成痞所立,“但满不痛为痞”,伤寒表邪未经表散而误下,误下伤中气,加之邪气由表入里而乘之,则脾不能升清,胃失于降浊,中焦痞塞不通而成痞满。张秉成论该方:“所谓彼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芩、连之苦以降之,寒以清之,且二味之性皆燥,凡湿热为病者,皆可用之。但湿浊粘腻之气,与外来之邪,既相混合,又非苦降直泄之药所能去,故必以干姜之大辛大热以开散之,一升一降,一苦一辛。并以半夏通阴阳行湿浊,散邪和胃,得建治痞之功。用甘草、人参、大枣者,病因里虚,又恐苦辛开泄之药过当,故当助其正气,协之使化耳。”
曾定伦认为:非独伤寒误下,脾病则生湿,胃病则化燥,脾胃在消化、吸收过程中相辅相成,若受病则相互影响,导致湿浊、热邪困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的临床表现,故在临床上脾胃病的治疗中该方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且疗效显著。
他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时非独“心下痞,但满不痛”之症使用之,通过灵活加减在整个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配伍理气止痛药,治疗胃脘痛。
“不通则痛”,胃脘痛多由于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所致。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肝木偏亢易乘脾土,而脾土亏虚则易致肝木乘之,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浊及燥热内蕴,往往会影响肝木的疏泄功能,导致气机失常,气血受阻而发生疼痛。在治疗胃脘痛过程中多加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止痛的药物如:川楝子、延胡索、木香、乌药、郁金、白芍等药物,行气止痛,柔肝缓急。
结合巴渝地区特点,灵活加减。
巴渝地区,地处盆地,两江交汇,湿邪恒多,夏季暑湿蕴蒸,冬季寒湿侵淫,为祛湿邪,居民平素喜火锅等辛辣厚味,极辛、极热、极麻之品入于胃腑,最易化热生火,耗伤胃阴,故临床中脾胃疾病湿热尤多,寒湿相对较少。
故曾定伦在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病过程中,往往去大辛大热之干姜,代之以辛散开泻之砂仁、木香,既能辛散胃气,开泄湿浊,又无助热之弊。同时喜加蒲公英、半枝莲等清热化湿,解毒之品,配合芩、连苦寒清热燥湿,和降胃气。若中气虚损不明显者去参、枣、草,以免助湿,或加健脾运脾之山药、白术、薏苡仁等物,如是则湿化、热清、脾健、胃和,病自痊愈。
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对症用药。
曾定伦对于通过胃镜检查确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加用根据现代药理研究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如:海螵蛸、白及、煅瓦楞等药物,减少胃酸分泌、促进溃疡面愈合。而对于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他喜用黄芩、黄连、蒲公英、槟榔、厚朴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能抑制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可明显缓解患者胃胀、胃痛、恶心、反酸等临床症状,且疗效持久。
□ 邱敏 孙科 重庆市中医院曾定伦名医工作室
责任编辑: 刘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