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与反馈:饮片质量问题症结何在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10-10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医院“很冤”?
一些医院则坦诚的态度予以回应。
浙江省中医院办公室副主任张烁认为,药材本身没有问题。浙江省中医院获抽检的这批药材,采购自具六百年历史的“桐君堂”,而且是经过相关部门统一招标供货,医院在药材入库前,还经过两位有经验中药师的抽检,并按标准流程进行保存和管理。检测结果“不合格”可能与国家标准品有关。 与国家食药监总局检测的同一批次药材,之前就已送检了杭州市的药品检验所,“结果是合格的”。
张烁向本报记者出示了杭州市药品检验所出具的检验报告书,同为20121207批号的柴胡,产地河南,供材单位是杭州桐君堂医药医材有限公司中药饮片厂,其检验依据同样为国家药典2010年版一部,检测的结论为,“性状符合规定,结果符合规定”。
福州市中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2013年6月,药品检验所检验出蒲黄杂质含量略微超标,该药材入库时具有产品检验报告单,药监部门抽检出问题后,该院即清退给进货医药公司,并将该公司品种纳入“黑名单”。
青岛市中心医院赵主任一再跟记者“叫屈”:“我们采购的药品都来自正规公司,这些公司均具备相应资质证明。”至于出现问题,他解释称,西药都须经过统一招标,但是中药材有的品种需医院自行采购,而在某些标准上,并无国家详细标准规定。据记者了解,该院所涉“蒲黄参杂染色或增重”问题,依据的是国家药典2010年版一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检验补充检验方法和检验项目批准件。对此赵主任表示,医院只是使用方,“医院只能发现问题后,停止使用”。对于记者提问医院是否做二次检测,他表示具体的不清楚。
觉得“委屈”的,还有合肥市中医院,该院张院长告诉记者:“药材合格与否,靠人眼是看不出来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川贝母参伪、蒲黄参杂、柴胡掺杂或掺伪,是涉及问题较多的医院。该院宣传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事后我们采取了补救措施。从我们的监管制度、流程来看,都没有问题”。“医院自己不生产药材,这些药材都是我们从药材公司购买的”。说到医院二次检验问题,他称医院有相关安排,但是对于为何国家药监部门检查出质量问题,他表示那涉及到专业问题。
对策
须全程管理
中国中药公司技术总监赵润怀告诉记者,问题的根源不能归咎于医院。
“国家规定,医院药材需要从正规药材及饮片公司进货。但有的饮片公司不具备检测条件,或者有的为降低成本,减少了检测环节。比如二氧化硫检测,一般需要花费7天时间,一个药品检测成本几千元。无论对于企业和医院,这都是不小的成本压力。”
赵润怀认为,中药饮片生产链条包括野生采集、人工种植、加工、销售、药房采用等,全程管理应各负其责,医院只是最后一道关口。药企必须在前面确保好的饮片质量,才能让医院得到保证。
北京积水潭医院中药房原主任翟胜利从临床使用角度出发,更为看重相关人才培养。“现在中医药教育,教的都是看指纹图谱、各种仪器仪表,但识别使用中药材靠的还是经验,调动眼睛和鼻子,中医师去中药材市场,总不能背着仪器设备啊。”翟胜利说,一个合格的药房主任,应会识别500种药材,为了临床疗效,自身能力要强,善辨能识,练就火眼金睛,临床使用中药材就能得到保障。“医院必须重视中药人才培养,相关部门也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培训班,培养鉴别真伪、鉴别好坏、鉴别等级的真功夫”。
责任编辑: 刘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