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路志正:调肝脾 通心肾 养气血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7-09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四诊:患者述服药后仍失眠,入睡困难,眠浅易醒,似睡非睡的状态,晨起口苦,头晕,咽不利,有痰色白,质稀易咳,烦躁,气短喜太息,时有潮热汗出,3~5天发作1次,纳可,大便调,小便可,腰酸乏力,气短心慌。望其面色少华、舌质稍暗,苔薄白,诊其脉沉细短微数。
治用益气养血以安神,燮理冲任以滋肾,佐肃肺清降。
方药:五爪龙30克,太子参15克,炒杏仁10克,炒薏仁30克,姜半夏12克,炒苍术15克,炒白术12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生白芍15克,桑寄生15克,炒杜仲12克,川断12克,炒枣仁20克,茯苓30克,广木香10克(后下),仙鹤草15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牛膝15克。14剂,水煎服,日1剂。
茶饮方:太子参12克,玉竹12克,浮小麦30克,炒白术12克,炒杏仁9克,炒薏仁30克,枇杷叶12克,陈皮6克,炙甘草3克。7剂,代茶饮,2日1剂。
后复诊,服药1月后,诸证基本告愈。
按:不寐亦称“不得眠”、“不得卧”、“目不寐”。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不寐的证情轻重不一,轻者有入睡困难、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等,严重者则整夜不能入寐。
其病机多为思虑劳倦过度,伤及心脾或胃气不和,夜卧不安。正如《素问·逆调论篇》所言:“胃不和则卧不安”;或阴虚火旺,肝阳扰动或阳不交阴,心肾不交;总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其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
本案不寐之治,路志正先期以调和肝脾、清热安神为主;中期以交通心肾、清热育阴为治;后期拟益气养血以安神,燮理冲任以滋肾,佐肃肺清降为法;使气血冲任调和,胃气和畅,水火既济,心肾相交则寐自安然。
(刘建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责任编辑: 刘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