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固肾汤治习惯性流产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5-04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且每次流产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患有习惯性流产的育龄女性一般会受到家庭伦理、地方习俗等多方面社会压力,思想负担大,亦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该病属于中医学“滑胎”、“屡孕屡堕”或“数堕胎”范畴,根据受孕时间长短,又划分为“暗产”“堕胎”及“小产”等。怀孕一月,不知已受孕而伤堕者,称为“暗产”。

《叶氏女科证治·暗产须知》云:“惟一月堕胎,人皆不知有胎,但谓不孕,不知其已受孕而堕也”。妊娠12周内,胚胎自然殒堕者,称为“堕胎”;妊娠12~28周内,胎儿已成形而自然殒堕者,称为“小产”,亦称“半产”。《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云:“五、七月已成形象者,名为小产;三月未成形象者,谓之堕胎。”

堕胎、滑胎及小产的发病机理基本与胎漏、胎动不安相同,且常由二者发展而致,一般先有先兆流产的临床表现,如阴道流血、腹痛、下坠感及腰痛等,继而胎堕而下。

中医认为,冲任不固、肾失封藏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肾气亏损,冲任不固,系胎无力;或气血两虚,冲任不足,胎失濡养;或阴虚内热,热扰冲任,皆不能载胎养胎,故屡孕屡堕,而成滑胎。

此外,孕后起居不慎、房事不节、情志不调或跌仆损伤等,亦可使冲任二脉受损,导致气血不和,胎失所养,胞宫失固,故滑堕而下。

刘启廷教授认为,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二:一为母体,俗喻为种植庄稼的土地。土壤肥沃,则庄稼丰收;土薄地瘦,则庄稼难长。二为胎元,俗喻为庄稼的种子。种子优良,则茁壮成长;种子干瘪,则难以成苗。

因此,在母体方面,责之于素体虚弱,脾肾亏损,或房事过度,损肾耗精,不能固胎而自流;胎元方面,主要责之于夫妇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但胎元不固,不能成体而自流。因肾主生殖,为冲任之本,而胞脉系于肾,故本病以肾虚为本。肾虚则冲任失职,胎元不固,使未成形之胚胎滑堕而下。因此,补脾肾、调冲任于未孕之前,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方药组成:黄芪30克,红参10克,焦白术15克,菟丝子30克,炒杜仲15克,桑寄生30克,山萸肉15克,当归15克,炒白芍15克,砂仁6克,甘草10克。

服用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3次早晚温服。

功用: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

组方依据:习惯性流产以怀孕后自然流产、小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为特点,使肾气倍伤,以致连续数年不能固胎成子。因此,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在治疗时,强调未孕先治,以固肾为本,‘肾旺自能萌胎也’。然而,肾气的滋长,又赖后天脾胃水谷之精气滋养,故治疗时又应本着“补后天以调先天”的原则,健脾补肾,益气固冲,养血安胎。

方用黄芪、红参、焦白术健脾益气,以资化源,使血气流畅,胎有所养;菟丝子、炒杜仲、桑寄生、山萸肉补肝肾,益精血,

固冲系胎;当归、炒白芍养血滋阴,以助胎生;砂仁温胃降逆,行气和中,安胎止呕;甘草调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益肾固冲、养血安胎之功。

责任编辑: 刘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