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4-23 内容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基本情况:
医院名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所在地区: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14号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是否医保:医保
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建筑面积8万余平方米,定编病床1300张,日均住院病人保持在1700人次以上,日均门诊量达5000余人次,年门诊量连续20年超百万人次,年病床使用率连续15年超100%。医院现有职工1700余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35人,高级技术职称74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天津市政府授衔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1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3人,其中正高102人,副高171人,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113人。
医院设有针灸部、心内科、肿瘤科、风湿科、血液科、肾内科、肝胆科、消化科、呼吸科、痛风科、普内科、心身中心、内分泌代谢中心、中医外科、乳腺外科、中西医结合外科、急救外科、脑外科、急症部、儿科、骨伤科、骨伤推拿一部、骨伤推拿二部、眼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口腔科、除痛科、麻醉科、营养科、药剂部、检验科、病理科、功能检查科、放射科等35个临床技术科室,设有103个专病门诊,设ICU病房、外宾病房和24个住院病区,拥有核磁共振、螺旋CT、人工肾、全自动生化仪、彩超、脑超、纤维内窥镜和中心监护系统现代医疗仪器设备千余台(架)。医院总资产4.2亿元,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人民币。
拥有1个教育部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10个天津市重点专科,1个天津市重点专病学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作为冠心病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教育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创新团队、天津市科委“重中之重”学科和天津市卫生局重点专科。具有心血管病中西医现代诊疗平台,设有天津市卫生局心系疾病证治重点研究室,在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方面和天津中医药大学临床评价中心及中医药研究院实验室互为依托。
学科奠基于上世纪50年代,历经以著名中医心血管疾病专家董晓初先生、阮士怡教授、张伯礼院士等为代表的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壮大。科室现由专科门诊、普通病房、CCU、介入中心、心血管功能检查室(运动平板试验、动态心电图、心血管超声等)组成。开放病床75张,年收治病人达2000人次以上,年门诊量达10万人次以上。学科目前在学术带头人张伯礼院士及学术骨干毛静远、张军平等的带领下,拥有一支梯队结构合理、综合实力较强的学术团队。现有医护人员56人,高级职称18人,博士学位9人,归国人员2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人,天津市名中医2人。专科在临床、教学、科研及人才队伍各方面均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学科临床以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高血压病等为主要优势病种,同时开展对心律失常、高脂血症、心肌病、心肌炎、微血管性心绞痛(心脏X综合征)、原发性低血压病、病窦综合征、心脏术后诸症及肺栓塞等病症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开设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病、低血压病、晕厥、高脂血症、介入诊疗随访等心血管系统疾病专病门诊。研制了活血保心丸(651丸)、冠心宁丸、心舒宁片、降脂软脉片(Ⅰ、Ⅱ、Ⅲ、Ⅳ号)、新生脉散片、脉安宁合剂、粘脂饮、补肾抗衰片等系列院内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提高了临床疗效。
责任编辑: 石宇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