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4-01  内容来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基本情况:

医院名称: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所在地区:上海市甘河路110号

医院等级:三级甲等

是否医保:医保

简介:

岳阳医院针灸科前身是"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针灸科,以门诊为主。"五门诊"期间,针灸科云集了沪上和大江南北三大针灸名家陆瘦燕、黄羡明、杨永璇,期间朱汝功、顾坤一、姚若琴、胡知临、党波平、奚永江等针灸名家也在此应诊。各具特色的针灸前辈云集,为岳阳医院建立后的针灸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6年岳阳医院成立,针灸科也随之建立,首任主任奚永江。诊疗业务开展仍在青海路原"五门诊"。1979年,开设针灸科病房,床位12张。1988年由浦蕴星任科主任,建立一系列病房制度,如三级查房制度,规范化的针灸病史的书写。1995年,随着医院搬迁至大柏树,针灸科病房床位数增加到15张,并开设了门诊,有6间诊室,青海路保留门诊。整个科室成员为15人。1997年,推拿科和针灸科的病房整合,总床位数增加到45张;1999年后,推拿科和针灸科再度分科管理,针灸科床位数又调整为15张。2002年,随着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与岳阳医院合并,分布于大柏树的总部针灸科、宛平南路的针灸经络研究所门诊、青海路门诊部针灸科均成为岳阳医院针灸科的业务范围。为了加强学科建设,医院副院长葛林宝兼任针灸科主任,在此期间,科室加强了专病专科的建设工作,特别是中风专科建设。2003年以后,依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病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培育学科、上海市中医针灸推拿临床医疗中心建设经费的支撑,科室规模初步扩大,针灸科的硬件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更新了旧的仪器、增加了脑波治疗仪、吞咽反射治疗仪。病房为15张床,大柏树医院总部设6个门诊诊室。2005年医院考虑学科发展引进了黑龙江名中医东贵荣担任科室主任。同年, WHO上海国际针灸培养中心针灸推拿标准化临床培训基地正式挂牌。2006年随着新病房A楼的投入使用,针灸科迎来了门诊、病房的第三次扩大,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整,大柏树门诊增加为10个诊室,病房核定床位40张,加床12张,同时专病专科的建设有了进一步发展。门诊患者量大幅度上升每年递增10%-15%,通过缩短住院天数,使年出院病人数逐年上升10%。2010年出院人数658人,年门诊量16264人。截止2010年底,针灸科有临床医师21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生5人,医学博士5人,医学硕士11人,硕博士比例占80%。

医疗与学科特色

五、六十年代针灸科大批具有很高学术造诣的针灸名家,如黄羡明、杨永璇、姚若琴、胡知临、奚永江等,汇聚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作为"五门诊"针灸科第一任主任的针灸大家陆瘦燕,创制了"瘦燕式"毫针,以及冬病夏治这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法;同时开设了许多专科门诊:化脓灸治疗哮喘、腕踝针治疗跟骨骨刺、风湿性关节炎、不孕不育症、脑发育不全等。浦蕴星继承奚永江教授学术思想,将运用内经刺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技术发扬光大。

70年代末,医院针灸科开设了病房,床位12张。浦蕴星、赵善祥等中医医师进驻病房,参与病房管理及医疗查房等工作,加强了三级查房制度,重抓病史质量等中医内涵建设,病史记录中要求做到中西双重诊断。80年代期间开设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不孕不育症、脑发育不全等6个专题门诊,广泛运用针灸等中医传统方法治疗各种疾病,如:脑血管疾病、运动神经元病变、截瘫等,收到较好疗效,床位使用率达85%以上,中医治疗率达100%;期间针灸科参与了自制院内制剂阳和饼、威灵仙注射液、小儿智力糖浆1号、2号等的研制。

90年代期间针灸科开展了多个专科门诊:胡军开展针刺戒毒专科及针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专科门诊;陈桂玲联合骨科郑效文教授开展了小针刀治疗肩关节粘连专科;王志祥开展穴位埋线专科,宋毅勤开展艾灸百会治疗颈椎病专科;戴毅君的头针治疗小儿脑瘫等多个专科同时在门诊开展。针灸科病房也从95年的15张扩大到与推拿科共用45张再到后来改回独立病房15张,虽然科室经历了床位数的增减变化,但针灸科整体的医疗水平和总体实力却在不断提高。

进入21世纪的十年,针灸科医疗业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设的专科门诊有:中风、尿道综合征、慢性结肠炎、帕金森氏病、周围性面瘫、肩周炎、失眠、单纯性肥胖、膝关节炎等。并开展了包括小针刀治疗肩周炎、中风后遗症专科、穴位埋线治疗哮喘、头针治疗小儿脑瘫、针药结合治疗甲状腺疾病、芒针刺治疗女性排尿障碍等在内的一系列专病专科建设。

责任编辑: 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