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海峡两岸中医全科医疗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医 -

2024海峡两岸中医全科医疗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2024-12-10 14:42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人民政协网12月9日电 日前,由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分会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台湾中医药研究基地(国家级)作为主办单位的“2024海峡两岸中医全科医疗学术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名家名师学术对话会”在北京召开,同时举办了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海峡两岸中医药交流合作分会第三届换届大会暨第11次学术年会,北京中医药大学李良松教授当选名誉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图书馆馆长卢建秋教授当选会长。

来自海峡两岸100多位本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两岸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成就和发展思路,围绕“海峡两岸非药物疗法的现状与展望”的主题,与会专家就肿瘤的心灵疗愈、肿瘤的中医治疗、儿童健康等主题进行了学术交流与主旨发言。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项委托项目研究成果“图说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图说中医药文化史》《诗说中医药文化》《典故里的中医药文化》)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典礼,台湾林昭庚院士向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捐赠图书仪式。

在学术交流阶段,海峡两岸中医药专家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台湾亚洲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陈志昇发表主题为《近视的针灸治疗机转初探》的学术演讲,指出:“针灸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的重要手段,对于近视等眼病具有积极的干预效果,主张针灸疗法应用于针灸治疗的前中后全过程,从而提高临床疗效。通过针刺太阳穴、合谷穴,针灸能够提高眼睛内的多巴胺水平,降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达到改善视力的效果。”台湾明医中医联合诊所总院长黄英杰发表主题为《高恶性原发型脑癌在中西医结合的全人医疗》的学术演讲,提出:“针对高恶性原发型脑癌,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聚焦于病伤同治、辨证论治、灵性关怀的三大法则,应用三十三法,分阶段论治,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干预效果,从而达到一种全人医疗的状态。”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针灸科总医师黄廷宇发表主题为《便携式超音波应用於针灸教学》的学术演讲,认为:“针灸教学需要结合现今医学的发展,融汇创新。通过十总穴、气胸、血胸等具体教学案例的展示,解决了针灸临床教学的困境。通过将便携式超音波的透视功能应用于针灸教学,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名誉会长李良松教授发表题为《关于恶性肿瘤心灵疗愈的哲学思考》的学术演讲,指出:“癌症的发病受到自然环境、遗传因素、个人生活习惯等七大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表现出5分律的特点,心态与心性对肿瘤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心质学始终关注于人心与人性的完善,东方传统文化中一以贯之的心灵哲学对于人类的终极关怀具有重大的哲学意义,能够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灵疗愈。”新当选为分会副会长的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肿瘤科主任黄金昶教授,发表主题为《针灸助力肿瘤器官保留》的学术演讲,指出:“中医肿瘤创新的破局之道,在于中医外治技术的全方位介入。针对空腔脏器肿瘤和颅脑肿瘤进行中医针灸治疗,解决膀胱癌、直肠癌等癌症术前的器官保留问题。针灸等非药物疗法对于直肠癌的保肛与控便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肿瘤患者的器官保留。”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刘伟敬主任医师,发表题为《糖尿病及微血管并发症“病络”理论体系构建与应用》的学术演讲,指出:“‘病络’理论在当今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构建作用,针对邪伏损络、络虚、络胀、络痹、络积等不同的病理表现,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糖尿病‘病络’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有助于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

大会举行“第七届海峡两岸中医名家名师学术对话会”,两场围绕“肿瘤的中医药治疗与康复”“中医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每场邀请海峡两岸10位名家名师对话,展开了精彩纷呈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引发了参会嘉宾的学术共鸣。(王哲)

【责任编辑:李哲】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医肿瘤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致力于促进中医肿瘤学术思想落地生根,宣传肿瘤行业最新资讯动态,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多维度落地帮扶,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

投稿邮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