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药价值颇高的山野泡 挥之不去的年少念想
高文化
一
山野泡,祖国大江南北山野森林中,一种再普通不过且分布广泛的灌木植物。
它在自然生态环境中悄然生长,顽强演绎生命轮回,吸天地之精华,其貌不扬,深藏不露,发芽生叶,奉献味道本真、口感美妙、营养丰富的野生果,即“山野泡”,又称覆盆子、野树莓、山莓等。
这个被一代代乡村年少亲近热捧的野生“零食”,植根于众人的记忆深处,成为从乡村走出来的成年人的日思夜想、没齿难忘的乡愁。
尽管如此,因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水果大雅之堂以前始终没有它的名分。
常言道,是金子终会发光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山野泡以独特魅力,在大众水果视野里逐渐崭露头角,被越来越多消费者看好。
现在,国内外已将其驯化改良栽培成时鲜水果,由古名“覆盆子”华丽转身雅称“树莓”,成为水果市场一匹“黑马”,成为风靡世界的第三代水果,被誉为“黄金浆果”“水果之王”“贵族水果”“水果阿司匹林”。
二
生长在不同国度的山野泡命运不尽相同。
红色山野泡(覆盆子、野树莓、山莓)
早在18世纪,欧美就将其作为农产品,尤其是美国,除了鲜食外,将其做成甜点和饮料,当零食消费。如今欧美山野泡种植加工规模化产业化,水果市场大行其道,屡见不鲜,还加工制作成果酱、果酒、果茶等系列产品,满足多元化需求。
美国人通常称之“树莓”“山泡”。当地土壤气候环境,与我国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华盛顿州,特别适宜种植,人工种植水平走在全球前列,栽培采摘机械化作业,成本低、品质优、效率高,是全球主产地之一。
欧美医学营养界公认其具抗衰老、明目、消斑、减脂等功效,山野泡中提取的树莓酮能有效燃烧脂肪,效果3倍于辣椒素,如今以树莓酮为主要原料制作的减肥瘦身产品畅销国际市场。
我国人工驯化改良、种植加工山野泡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健康饮食关注度日益提升,因绿色稀有和抗氧化物含量高而备受关注,山野泡作为一种新兴珍贵水果开始出现在部分城市,受到消费者青睐。小盒时鲜包装的山野泡,售价不菲,按千克论价达百元以上。
许多地方借鉴葡萄、猕猴桃、草莓、蓝莓、八月瓜等浆果农业科技产业园经验做法,选择交通条件便利的城郊发展采摘观光体验式种植园,山野泡种植已步入产业发展轨道。
越来越多的企业商家积极探索将其加工成各种美食和保健品,目前国内业界已开发出树莓冻干产品等,有效改善了保鲜保存难题。
三
山野泡的别名数以百计,令许多植物望尘莫及。
全国各地依据山野泡的生长习性、时季、形色等叫法不一。诸如,“覆盆子”“悬钩子”“覆盆”“复盆子”“覆盆莓”“野树莓”“树莓”“山莓”“山抛子”“三月泡”“四月泡”“山泡”“山泡儿”“泡儿刺”“刺泡”“龙船泡儿”“牛奶泡”“强壮草”“美丽果”“树梅”“野莓”“木莓”“乌藨子”“绒毛悬钩子”“小托盘”“撒秧泡”“大麦泡”“刺葫芦”“馒头菠”“高脚波”“木梅”“竻藨子”“蓬蘽”“空心藨(空心泡)”“托朴”“婆婆果”“马连果”“马灵果”“刺毛”“梦儿”……
据说仅浙江的方言叫法就达60余种,五花八门。诸如,葛公(台州)、鸭公公(诸暨)、哥红红(余姚)、葛公葛婆(嵊州新昌)、妙(龙游)、大大杨梅、大水莓、葛古、谷公、国公、梦子、田红、甜妞、颗颗红灯、念佛珠珠、波波头等等。
生长在枝头红山野泡
这是不是说明山野泡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否则怎会有那么多冠名?
浙江方言对山野泡的叫法,有的可能与布谷鸟等有关,因为其成熟期正值南方夏季农忙时节,与布谷鸟主场“谷公谷婆、割麦插秧”歌唱高峰期相交,像葛公葛婆、葛古、谷公、噶公、国公等叫法源于此;有的与果实形状或颜色有关;有的约定俗成,至于什么源由,不得而知;有的还与人文故事有关。
比如“葛公”叫法,可能缘起葛玄济世救人、妙手回春、仁慈仁术传说故事。葛玄(公元164—244年),道教尊称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三国时期吴国(今江苏丹阳句容)人,道士,字孝先,东晋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和医药家葛洪之从祖父。一年春天,葛玄来到舟山黄杨尖山下村庄,看到不少村民脸色发黄,有气无力,判断村民患上肾病,自己随身没带治肾病药。抬头环视四周发现漫山遍野生长着青青山野泡果实,当即发动村民跟随自己上山采摘,将采下来果子晾晒干,然后每天把干果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熬汤让村民喝,一个疗程下来,村民个个精神了,汤到病除,葛玄见村民治愈就一声不响离开。从此,村民将山野泡青果子熬汤当茶喝治疗肾病作为祖传秘方传承至今。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葛玄,就把山野泡叫做“葛公”。
山野泡的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可观。它食药价值颇高,既可作时鲜水果,又能入药、酿酒、泡茶、做果酱等,还承载着人与自然和谐美好乡愁。
鲁迅先生在回忆描述童年生活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提及覆盆子:“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古人还寄寓其诗与远方,如,“茹芝却粒终无术,种得累累也自奇。满地红珠寻不见,却将一粒上蛾眉(明代·徐渭《覆盆子》)”“日铸烹泉活火煎,儿曹供茗仆传笺。老夫病渴惟思睡,儿摘山蔬药不甜(宋代·毛滂《覆盆子》)”……
四
山野泡属蔷薇科悬钩子属,古籍史料称“覆盆子”,《中国植物志》称“复盆子”,当今诸多权威数据库普遍仍沿袭“覆盆子”。
所谓“覆盆”指古代建筑物底座柱形状,意味着山野泡果实形状宛若倒扣盆子。梁朝陶弘景所作《名医别录》:覆盆子果实累累,压得枝头倒垂向下,形似一个倒过来的盆子,因此得名。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子似覆盆之形,故名之”。
还有一说,古时候,有人患尿频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中医开出长期食用山野泡药方,病人按药方服食山野泡一段时间后,尿频症状明显好转,夜晚不再用尿盆,后来就有了“覆盆子”绰号。
山野泡果实比葡萄粒小,触手可摘,但易被刺伤。绿叶中红“泡”黑“泡”黄“泡”如红宝石般灿烂、似黑珍珠格外诱人、像黄金般耀眼。“茥,蒛葐。即覆盆,实似莓而小,可食(《尔雅·释草》)”。“外如荔枝,樱桃许大,软红可爱(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
山野泡果气清香,鲜美多汁,酸甜两种滋味,淳厚甜润,整体口感比蓝莓味美,比草莓鲜。蓝莓属杜鹃花科越橘属木本植物,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而山野泡与草莓同属蔷薇科但不同属,果色泽略胜一筹,个头不及,外形没有两样。
当你吃上一颗,一股自然沁心、酸甜交织味道瞬间充满口腔,余味未尽,忍不住吃第二、第三颗……
山野泡是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的时令野生水果,2-3月或9-10月开花,果期4-6月或10-11月,每年4-5月是黄金盛产期,南方部分地方的成熟期是10-11月,见证“春华秋实”。
山野泡的花朵单生或少数生于短枝,总状花序,朝下生长,雌雄两性,白色或红色,雄蕊居多,圆形或椭圆形花瓣。和石榴差不多,属于聚合果,从枝干下垂结果,由众多小核果集生于花托相拥而成,每一小核果上短绒毛乃残留花丝(雄蕊),果实脱落蒂处留下圆凹坑,看似倒扣小碗。外观形如传统“白炽灯泡”园锥状或水滴状,上部钝圆,底部较平,表面凹凸有致,颜色鲜艳。
山野泡品种繁多,有红、黑、黄等颜色之分,实心与空心之分,单双季之分等等。红山野泡,犹如晶莹剔透红宝石,酸甜交织,唇齿留香,富含多种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排毒,增强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生成。当代医药学研究成果证明,全球强抗氧化因子SOD和抗癌成分化酸含量最高水果之一,富含花青素、水杨酸(天然阿司匹林)。黑山野泡,宛若诱人黑珍珠,浓郁醇厚,口感丰盈,氨基酸、花青素及矿质元素(铁、镁、铜、钙)含量高。黄山野泡,俨如金灿灿黄金颗粒,清甜爽口,回味无穷,空实兼具,具有丰富维生素E和钾,有助于维持正常心脏功能和血压。
还有所谓的“高粱泡”,俗称“刺泡”“十月苗”“寒泡刺”,半落叶藤状灌木,比人高,约2-3米,呈簇状互相交织在一起向上隆起生长。果实秋季成熟,暗红色,一串串挂在枝头,如同高粱,故名“高粱泡”。外形与覆盆子(三月泡)、蓬蘽、空心藨(空心泡)、蛇莓(泡)等十分相似。细小味酸,口齿生津,极具刺激,民间常用来酿酒和制果酱。
又有“蛇泡(莓)”,属蔷薇科蛇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无刺,比蓬蘽矮小,生长于水沟、溪谷等阴暗潮湿地,开黄色花,结红色果实。民间传说,蛇莓结果时节常有蛇出没,其名或许源自于此。
五
我国中医药发现并利用山野泡的历史悠久。
自古以来,特别是明清时期,中医通过数以万计病例证明覆盆子果、根茎和叶均可入药,并著书立说记录下来。叶性微苦,具解毒、消肿、敛疮、咽喉肿痛等功效,其果性温、酸平、无毒,入肝肾二经,有生津止渴,益肾固精,补肝明目,解毒化痰,缓解便秘,美容养颜等功效,有助于治疗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痛风,丹毒等病症。
诸如,“覆盆子、蓬,功用大抵相近,虽是二物,其实一类而二种也。一早熟,一晚熟,兼用无妨。其补益与桑葚同功。若树莓则不可混采者也(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覆盆子,其主益气者,言益精气也。肾藏精、肾纳气,精气充足,则身自轻,发不白也。苏恭主补虚续绝,强阴健阳,悦泽肌肤,安和脏腑。甄权主男子肾精虚竭,阴萎,女子食之有子。大阴主安五脏,益颜色,养精气,长发,强志。皆取其益肾添精,甘酸收敛之义耳(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覆盆子,甘平入肾,起阳治萎,固精摄溺,强肾而无燥热之偏,固精而无凝涩之害,金玉之品也(明代·李中梓《本草通玄》)”。“覆盆子,方书用之治劳倦虚劳等证,或补肾元阳,或益肾阴气,或专滋精血,随其所宜之主,皆能相助为理也(清代·刘若金《本草述》)”。“藤蔓繁衍,具春生夏长之气,覆下如盆。得秋时之金气,冬叶不凋;得冬令之水精,结实形圆;具中央吃土气。体备四时,质合五行,故主安五脏。肾受五脏之精而藏之,故益精气而长阴。肾气充足,则令人坚,强志倍力,有子(清代·张志聪、高世栻在《本草崇原·覆盆子》)”……
随着现代中医药科学深入研究,发现山野泡(覆盆子)富含糖分,蛋白质,黄酮,氨基酸,柠檬酸,苹果酸,水杨酸(天然阿司匹林),SOD(抗氧化因子),花青素,鞣化酸脂肪,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A、B、C、E、P等),以及钙,镁,磷,钠,钾等多种矿物质元素。抗氧化等药用功效得到临床验证,具益肾、益阳、益精、明目等养生保健作用,抗妇科炎症、降三高和抑制肿瘤癌突变等功效。
《中草药大典》载:“补肾固精、助阳缩尿、乌发悦肤,主治:肾虚遗精、遗尿、目暗、男女不孕不育诸症,补肝肾、明目,治阳痿、溲数、遗弱、虚劳等”。
山野泡富含天然抗癌物质“鞣化酸”,含量超过蓝莓,临床用于肝癌预防明显有效。据有关宫颈癌、直肠癌等临床试验资料,鞣化酸属天然有机多酚类化合物,具抗氧化、抗癌、抗突变等生理活性,抑制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其维生素A含量为苹果13倍,维生素C为葡萄及苹果的5-8倍,素有“人体清道夫”维生素E含量居各类水果之首。天然维生素E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能消除人体有害代谢物质,提高免疫力。黄酮类物质具降血压、血糖、血脂、抗菌、消炎、抗氧化等生理活性,花青素促进新陈代谢。山野泡提炼油属不饱和脂肪酸,其中苹果酸促进胃酸分泌、胃肠蠕动,有助前列腺分泌激素。
美日科学家研究,每日摄入适量时鲜山野泡及其果制品,对控制体重、保持体形具良好效果。
据有关资料,不是所有人都能食用山野泡,有过敏性史、孕妇等群体需慎食。
六
湘西时鲜山野浆果四季不断,丰富多样。
随着春暖花开,按序次第成熟,成为农家孩子吃得最多、朝思梦想的天然免费水果。诸如,八月瓜,山葡萄,野猕猴桃,野樱桃,野枣,草莓,桑葚,茶泡茶片等,但山野泡相对来说,品种多,分布广,双季,柔嫩多汁,色泽宜人,口味酸甜,香气独特,农村主要野生水果“零食”之一。
山野泡文化因子早已沉淀于湘西乡愁里,在外游子牵肠挂肚,念兹在兹。
我的家乡方言称之“梦儿”“三月泡”等。如今一想到“梦儿”,酸甜鲜爽口感令吾垂涎欲滴,采摘山野泡情景浮现,不顾毛刺扎手,边摘边将鲜嫩泡往嘴里塞,直至饱腹,然后用草帽或桐子树叶装上作为劳动成果,带回给家人炫耀品尝的获得感快乐感历历在目。
每当山野泡采摘期翩然而至,乡情涌动,总要找个机会或理由下乡进山,追寻儿时记忆,吸允从森林灌木、绿叶草尖飘过而来的果香,过一把采摘吃山野泡瘾,饱尝年少美味,一解难忘乡愁。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生态文明彰显返璞归真,人民追求有机绿色生活,湘西大山深处野生水果充满纯粹和魅力,越来越被消费者看好。
诚邀天下朋友,走进湘西山乡品味山野泡等山野特色水果,饱览山水人文美景,聆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事,寄托“莼鲈之思”。
(作者单位:湘西州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