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养生丨仲夏时节至,进补正当时!
“你呀,主要是因为气血不足!”近日,在看中医时,36岁的赵女士被告知自己气血不足。和赵女士一样,很多女性去看中医时,也常听到医生的这句诊断。
何为气血不足? 《黄帝内经》中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气是人体的动力,血是这个动力的源泉。人体一旦气血不足,就容易导致脏腑功能减退,引起早衰,免疫力也会下降,很多毛病都会出现,所谓“气血不足百病生”。
女性天生与气血有不解之缘。中医认为,女人以血为本,月经、妊娠、生产,无不与血有关。因每个月生理期会固定流失血液,女性更易患上缺铁性贫血。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诱因是气虚体质兼夹阴虚体质。
夏季炎热,对气血的消耗越来越大,本身气血不足的女性会变得更加虚弱。中医判断,气血不足常常会出现以下症状:
1、健忘心悸
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心的气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所以常表现为心慌气短、健忘。
2、视物昏花
“肝开窍于目”,眼睛干涩昏花、视物功能下降,多与肝的气血不足有关。
3、面色萎黄
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足,面色萎黄无光泽,易感到浑身倦怠乏力,少气懒言。
4、皮肤粗糙
气血对人体的肌肤有重要的营养和滋润作用。气血不足则肌肤有失濡养,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发暗、发黄或没有光泽,甚至长斑。
5、头发干枯
发为“血之余”,意思是说头发的生长依赖血的滋养,而“血”的上行又赖于“气”的推动,因此气血不足时头发干枯会没有光泽。
6、手足麻木
肝藏血,可以滋养人体的筋膜,使之活动自如。如果肝的气血不足,则手足麻木、屈伸不利,甚至痉挛。
7、 失眠多
心肝气血不足,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易惊易醒或多梦。
8、月经量少
女子的月经与气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果气血不足,常会出现月经量减少,甚至月经停闭。
9、头晕耳鸣
大脑的功能需依赖气血的充养,且精血、精气之间可以互生互化。如果气血不足,可表现为头晕耳鸣。
10、疲倦无力
“气”为人体脏腑的机能活动提供动力,气的充足可以使人保持活力;“血”为肌肉筋脉提供营养物质。脾虚则气血生化不足,故疲倦无力。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生命的根本,有句话叫“气血充盈,则百病不生”,因为气血可以滋养脏腑,四肢百骸,甚至是皮肤和毛发,所以当气血充盛时,脏腑功能正常,四肢强健有力,精气神充足,整个人也就充满活力,那抵抗力肯定也好。可如果气血虚了,脏腑四肢失去了滋养,功能都减退衰败了,体质自然变差,容易生病。所以,气血不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补,把身上的气血补上去,这样才能有充足的能力去抵挡外来的病毒侵袭。
“夏季不养阳,一年全白忙。”24节气中的夏至即将到来,“夏之始,万物生”,中医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夏时节应维护好人体情志和脏腑的功能,助力体内阳气旺盛生长。所以,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正是一年当中补气血最好的时节。
从古至今,食疗是最常见的补气血的方法。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通过食疗的办法来调理慢性病,缓解情绪,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之术。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个补气血的中医食疗古方——桃桂引。它以桃仁、肉桂、黄芪、西洋参、山茱萸等材料为主要成分,整体行气化滞、祛瘀生新。
桃桂引出自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世誉为“食疗鼻祖”的孟诜所著的《必效方》,原方如下:
治男女五劳七伤、虚竭少气、面色不华、血亏发枯、烦乏黄瘦、手足虚冷,妇女崩中伤损、月水不通及腹中十二疾。取桃仁、肉桂、黄芪各四两,人参、山茱萸、黄精各三两,甘草、阿胶各二两,茯苓、蒲公英各一两,上十物研细,苦酒浸一宿,鸣水气尽,去滓,取膏细细含之。
桃仁与肉桂一气一血,相得益彰。两者相伍,桃仁入血,行血中瘀滞;肉桂走气,行气中之血。
有一些补气血的古方常常一吃就容易上火,特别是对一些热性体质的人。而桃桂引遵循孟诜“守中致和”的食治理念,组方平和,没有凉热的偏性。
在食补的同时,大家平时还可以适当进行瑜伽、太极拳、八段锦等有益气血的舒缓运动,但要注意不要过量流汗,以免进一步耗损气血。
韩超(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