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淋”危不惧,专家共话淋巴瘤长期规范治疗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医 -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淋”危不惧,专家共话淋巴瘤长期规范治疗

2024-04-19 10:29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4月15日至21日是第30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综合施策、科学防癌”。为了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抗癌的理念和素养,帮助淋巴瘤病友更好地应对疾病挑战,国内多位淋巴瘤专业大咖围绕淋巴瘤的长期规范治疗话题进行深入解读,希望通过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传递战胜淋巴瘤的信心,助力“健康中国 2030”癌症防治目标早日实现。

淋巴瘤检出率逐年递增,老年人群需提高警惕

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作为中国死亡率排名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淋巴瘤患者的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40%。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重以及我国对该病认识和诊断水平的提高,淋巴瘤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病人数约为 10.15 万,发病率为5.56/10万,死亡人数为4.70万,死亡率为2.47/10万,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长期吸烟和嗜酒、有血液病家族史、免疫功能低下、经常接受辐射等属于高危因素。

由于淋巴细胞遍布全身,使得淋巴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到全身任何组织和器官,在不同组织、器官的发病症状也不同,可谓“千变万化”。加之分型众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张瑾表示,淋巴瘤早期症状可以根据发生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症状,并不典型,但大部分淋巴瘤会有无痛性、浅表的淋巴瘤肿大症状,这时切莫大意,需及时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张瑾

创新药物改变治疗模式,进入“无化疗”时代

淋巴瘤虽然如“猛虎”,但随着创新药物不断涌现,侵袭性淋巴瘤有全新的治疗方案,让患者实现临床治愈,而惰性淋巴瘤也可以像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一样,将这一恶性肿瘤当作慢病来治疗,实现高质量生活。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叶宝东表示:“以往对淋巴瘤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有部分患者对传统的化疗耐受性差,而惰性淋巴瘤复发率较高,本身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无法耐受反复化疗;同时,有部分患者不需要比较强的化疗。结合上述情况,我们会借助单双抗药物、BTK抑制剂、BCL-2抑制剂、HDAC抑制剂、ADC药物等创新疗法帮助淋巴瘤达到无化疗,提升治疗的安全性。在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并发症,选择综合治疗方案,对淋巴瘤进行有效控制的同时,舒缓患者身心。”

浙江省中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叶宝东

淋巴造血系统遍布全身,所以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在淋巴瘤的治疗中相对应用较少,更多的是使用系统性治疗,包括传统化疗、较新的靶向治疗、新型小分子化合物治疗、抗体类治疗以及细胞治疗等。据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范磊介绍,随着各种新药进入临床,套细胞等“凶险”淋巴瘤的治疗模式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改变。在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上,新型药物联合传统化疗已经应用普遍,甚至部分患者不需要化疗,可以单纯采用创新的靶向治疗方案,每天仅需口服药物即可,患者的生存期也得到了很大的延长。

“淋巴瘤创新药物过去的价格比较昂贵,随着近几年国家的日益重视,一些创新药物进入医保明显加速。”范磊表示,药物本身的价格在下降,创新药物也已经被纳入了医保,病人每年自费费用降低不少,极大地提升了药物可及性。

江苏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 范磊

综合手段个体化方案,实现患者高质量长生存

淋巴瘤种类繁多,每一种都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多学科诊疗模式(MDT)为不同专业领域的医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研判病情、共同制定治疗方案的平台。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杨申淼表示:“在多学科会诊情况下,内科、外科、病理科等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确认性质不明的病灶,从而能够让病人更早获得精确诊断和救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程。现在我们有了更多创新疗法,帮助更高危的病人得到更好的治愈。与此同时,不可治愈的、长期在观察中的病人也不要过于悲观,要坚持定期随访,抗肿瘤药可能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在治疗后需长期观察和管理安全性问题。”

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主任医师 杨申淼

总的来说,淋巴瘤是一种复杂的疾病,需要采取个体化的精准治疗方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医师吕方芳认为:“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精准治疗。而对于老年患者这一无法耐受常规化疗的群体,现在有免化疗(Chemo-free)的免疫靶向治疗方案,让老年患者在控制淋巴瘤的同时,生活质量也得到保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淋巴瘤科副主任医师 吕方芳

在征服淋巴瘤的过程中,医学专家们始终奋勇向前,与病友们同行,带来生的希望。在未来的淋巴瘤治疗中,也期待更多的创新药物和技术的出现,让淋巴瘤病友更多地获益,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声明:本材料仅供疾病教育时使用,不用于任何推广目的。如有任何问题,请咨询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责任编辑:李哲】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医肿瘤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致力于促进中医肿瘤学术思想落地生根,宣传肿瘤行业最新资讯动态,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多维度落地帮扶,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

投稿邮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