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的浅析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医 -

关于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的浅析

2024-03-14 18:53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浊邪,指湿浊邪气;清,指轻清的阳气上通于头面的孔窍,如耳、目、口、鼻等。湿为重浊的邪气,与热邪相结合,湿热蕴积而上蒸,轻清的阳气被阻遏,以致孔窍壅塞,出现神识昏蒙、耳聋、鼻塞等症状。《黄帝内经》指出浊气的生理性质与发病特点,以及涉及的主要脏腑,揭示中焦发病可致浊气升降失常,其致病广泛,不仅涉及肠胃中焦证候,并可因浊气上扰而使心、肺、脑之功能失司而出现神志异常,为叶天士提出“浊邪害清”理论奠定了病因病机与发病认识的基础。张仲景参合《黄帝内经》“浊”“清”的论述,根据邪气的致病特点,将致病邪气称为“浊邪”“清邪”。《内经》中就有浊邪的记载,并已认识到湿邪与浊邪关系密切。浊邪还与痰饮、血瘀息息相关。《医学正传》云:“津液稠粘,为痰为饮,积久渗入脉中,血为之浊。”张景岳有言:“痰乃津液之变……水谷所成。浊则为痰。”《血证论》载:“血在上,则浊敝而不明矣。”浊邪的产生机理可归纳为水湿、痰饮、瘀血等蕴积体内,日久酿生。“浊”为阴邪,黏腻结聚,缠绵多变,多有夹杂,湿浊、痰浊、瘀浊等常相兼为患,难以速愈。祛浊之法主要有芳香化浊于上,或淡渗导浊于下,或化痰排浊于外,或活血散浊于内,务使浊邪不相兼夹,留恋机体。“浊邪害清”一词,首见于叶天士《温热论》第3条,即“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指出温热夹湿的证候特点。“浊邪害清”理论源于《温热论》,指湿温病湿热相搏,热蒸湿动,蒙蔽于上,阻遏清阳,是叶天士对上焦湿温病病机和证候的高度概括[5]张仲景参合《黄帝内经》“浊”“清”的论述,根据邪气的致病特点,将致病邪气称为“浊邪”“清邪”。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指出:“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此中“浊邪”乃指湿邪,并进一步指出具有“湿伤于下”“湿流关节”的致病特点,即湿邪重浊下流,以伤于身体下部或流注关节为主[3]。《伤寒论·辨脉法》亦明确记载清邪、浊邪的发病特点。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其性类水属阴,有趋下特性而易袭阴位。《素问·太阴阳明论篇》称:“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而湿气弥漫,在一些情况下,亦可致上焦为病,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谓:“因于湿,首如裹”。叶天士《温热论》认为若“湿与温合”,可致清窍壅塞见症,精辟地概括为“浊邪害清”,指出了湿热邪气致病的证候特点。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浊邪害清”理论奠定了病因病机、发病认识的基础。《丹溪心法》指出湿痰化热生风而蒙蔽清窍,《内经博议》认为清浊失位倒置则神明壅闭,《医方考》记载浊邪失于所降以上干清阳等认识。在临床上为“浊邪害清”理论提供示范。而“浊能害清”“浊害清和症”等名词的提出,为“浊邪害清”理论最终名称的确定提供借鉴。湿热浊邪蒙蔽于上而阻遏清阳,以致清窍为之壅塞而出现耳聋、鼻塞、头目昏胀甚或神识昏蒙等症状,多伴见胸闷、呕恶、不渴或渴不多饮、苔腻、脉濡等症状。如“湿热秽浊”结于头面清窍,可致耳肿;暑必夹湿,暑邪未尽可致“清窍不利”,而神识如迷;暑湿气蒸弥漫三焦,湿阻气结以致神昏,为“诸窍阻塞之兆”。

湿为浊邪,兼证最多,故当“审其为清邪浊邪,知部分,辨其病在何经”。《温热论》注重从舌苔辨别湿热浊邪,反复强调“必验之于舌”。若湿热痰浊阻滞于中焦,则舌苔“或黄或浊”,且须有“地之黄”,即有根舌苔。舌苔白厚黏腻,吐出浊厚涎沫,乃湿热邪气与谷气相搏;白碱苔者,为胃中宿滞挟浊秽郁伏。至于邪气入于营血分,病当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若挟秽浊,则舌面即有征象。舌质绛而有黏腻似苔非苔者,辨为挟秽浊之气;若白苔绛底者,则为湿遏热伏之兆。后世医家基于《温热论》的辨舌要点,进一步总结以辨舌苔为主的浊邪判断依据。浊邪壅闭,如雾气弥漫,则“为舌苔、为头目蒙混”。湿热证初起,舌必有白苔,其时谵语,乃“浊邪蒙闭上焦”,清阳之气不舒则脘闷懊憹,眼欲迷闭。若舌苔黄腻,则属“气分湿热内蒙包络清窍”。若感浊邪,如瘟疫及湿温之重者,则必“舌苔厚腻”;瘟疫秽浊之邪客于膜原,则“舌苔厚滞”。另外,若浊邪挟热者,舌苔虽白,而其舌本必红赤,强调要综合舌苔、舌质以辨证。至于脉象,认为凡六气外邪之病,其脉有可凭、不可凭者,如暑湿、瘟疫等证,气血为浊邪壅蔽,则“脉道不清”。《湿热病篇》总结湿热之证为“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

浊邪为阴邪,以湿邪为主,可由外感而受或内生而生,其中外感疾病中有时特指某些疫疠秽浊之气。湿属地气,氤氲黏腻为浊邪,以浊归浊,故传里者居多,多蕴结于下焦。若外感浊气,亦从口鼻传入,以伤肺经气分。肺主一身气化而为邪阻,则无以行水而湿无由化。浊邪归浊道必传胃肠,浊中清者必传膀胱。至于内伤杂病,多因脏腑功能失调以致湿浊内生,而湿浊邪气性趋下为病,而之所以侵害清窍,除部分清窍自病或本自受邪外,需与其他邪气相合为病,或随脏腑失调之气逆而致病。无论是外感病抑或内伤杂病,湿热性疾病均有内生湿热的病理基础。其中外感致病相对发病急,病情以邪气盛为主;内伤发病相对较缓,病情以实证或虚实夹杂为多,或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若以湿热浊邪为主,其所致清窍失常机制类似。外感疾病中湿浊之邪与热相合,易于蒙上流窜致病。湿与热合,或湿土郁蒸之温邪,浊邪由内蒸而外溢,所谓“湿热浊邪,混入清气之中,无路可出,外则肌肤生瘰,上则头眩”。湿为浊邪,最善弥漫三焦,“上蔽清窍,内蒙膻中”。将膻中与清窍并列,均属于广义之清窍,而被湿热浊邪蒙蔽。若湿重于热,无形邪热与有形之湿蒸腾弥漫,致使胸中清旷之地遂成烟雾之区。湿之如雾迷蒙,有蒙闭心包之虞,可见神情呆钝,时带错语,似糊非糊,似爽非爽。湿热熏蒸三焦,可致耳窍不聪,此为“浊邪之害清”。湿热初起之“浊邪蒙蔽清阳”,可致眼欲闭、时谵语,“浊邪上干”则胸闷。湿热性内伤杂病所致清窍失常,若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则须辨别不同的脏腑差异。肺位最高,为清虚之脏,喜通利而恶壅塞,肺脏肃降失司可导致浊犯清窍。如若肺气不振则“浊邪蒙窍而耳聋”,气虚不能生津则嗌干。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属主湿土之脏腑,中焦脾胃有恙,易致内生浊湿之源。若中阳不足,则阳气不旋,而浊气不降。浊邪上犯与气机逆乱关系密切,其中肝主疏泄气机,易于横逆上冲,所致疾病最为常见。厥气并于上而清浊倒置,则“浊邪干乎天君”,神明壅窒而令人闷乱无知。清阳在上而浊阴在下,则清浊各得其位而无暴仆,若浊邪风涌而上,清阳倒置,则痰涎壅盛,而致“暴仆”。如寒邪浊邪蕴结或逆气夹寒浊者,可致胸痹心痛;若“寒饮浊邪”,上冲膻中,可致不卧迷呆。

《临证指南医案》谓:“湿温不能自解,即有昏痉之变”。湿浊邪气淹滞黏腻而氤氲难解,针对温热夹湿的治疗,《温热论》提出“渗湿于热下”之“孤邪”疗法。若温邪在表挟湿,则用辛凉轻剂伍以芦根、滑石等甘淡渗湿之品,以使湿浊从下分利。若湿热秽浊邪气、上蒙清窍而致神识异常,当分其湿邪、热邪孰轻孰重以及气分、营分之病位差异情况。其中湿热秽浊郁闭上焦气分扰乱心神者,治以清热开郁必佐芳香逐秽;湿浊窒塞气分而邪热蒸腾者,当以“芳香通神,淡渗宣窍”。湿蕴热蒸,邪热窜入心包营分,治当透热转气配伍芳香逐秽开窍;湿热痰浊内闭心包,则须借芳香逐秽利窍,轻者用菖蒲、郁金,病重则“须用牛黄丸、至宝丹之类以开其闭”。湿浊上蒙清窍,浊邪害清,则头晕胀沉重,如蒙如裹;湿浊上蒙心包,则见神志不清,意识朦胧。针对湿浊郁结所致清窍闭阻神昏,提出了完备的理论阐述及其相应治法方药。

综上所述,《温热论》将湿热浊邪侵犯清窍的病理变化概括为“浊邪害清”理论。在叶天士其他著述中,揭示浊邪导致清窍为病的舌象诊断意义,并在医案中运用诸多化湿祛浊开窍治法。(作者:河北中医药大学 崔博伟)

【责任编辑:李哲】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医肿瘤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致力于促进中医肿瘤学术思想落地生根,宣传肿瘤行业最新资讯动态,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多维度落地帮扶,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

投稿邮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