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骨痛=骨转移?关于骨转移,你该知道这些事
全球癌症患者人群庞大,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估计,2020年全球约有1930万新的癌症病例,到204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预计将增至2840万例。
超过一半癌症的患者都会伴发疼痛的情况,除了疼痛本身带来的痛苦外,出于对复发转移的恐惧,患者往往还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而骨痛作为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常被患者默认为“骨痛=骨转移”,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让我们先来看看,在哪些情况下,癌症患者会出现骨痛和腰背酸痛吧。
一、可能出现骨痛、腰背疼痛的情况
1、骨转移:正如多数患者所担心的那样,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骨痛,同时也可能出现腰背酸痛,及其他部位的疼痛,也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之一,特别是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和甲状腺癌等的患者中。
在早期,由于骨转移灶较小,可能不会出现骨痛,或疼痛不明显。随着病灶的生长,逐渐向骨膜、周边组织侵犯,就可能会出现骨痛。这样的疼痛往往会随着病情的进展而加重。此外,骨转移同时也可导致骨质疏松、骨骼破坏和骨折,进而引发骨痛或腰酸背痛。
2、骨髓浸润:某些白血病、淋巴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肿瘤可浸润骨髓,导致骨髓纤维化、骨骼破坏和疼痛。
3、骨肿瘤:原发性骨肿瘤如骨肉瘤、骨巨细胞瘤等,以及转移性骨肿瘤如肺癌、乳腺癌等,都可能引起骨痛或腰酸背痛。
4、骨骼肌肉疾病: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继发一些骨骼肌肉疾病如乳腺癌或甲状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等,也可导致骨痛或腰酸背痛。
5、放疗或化疗的副作用:放疗或化疗可能引起骨骼疼痛,尤其是在治疗部位附近。
6、骨骼肌肉疲劳:肿瘤患者可能由于疾病本身或治疗过程中的体力活动减少,或者例如很多乳腺癌患者仅为单侧发病,手术治疗时往往只切除患侧乳腺,导致术后患者左右乳房重量不平衡。长此以往,就可能会引起斜颈、斜肩甚至是脊柱侧弯。以上这些不正常的生活状态或体态均会导致骨骼肌肉疲劳和酸痛感。
既然有这么多原因都会引起骨痛和腰背疼痛,显然,“骨痛=骨转移”、“腰背酸痛=骨转移”,都是不对的。那么当我们出现骨痛、腰背酸痛时,又该怎么办呢?
二、出现骨痛、腰背酸痛该如何处理?
当出现上述不适时,唉声叹气是没有用的。面对这些不明原因的症状,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就医、积极检查,过于担忧反而不利于身心健康。
确定有无骨转移,我们首先可以通过骨扫描(ECT),骨扫描可以早期发现骨转移灶,也可用于不明原因骨痛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骨扫描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对于疑似的病灶,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X片、CT、MRI、PET-CT、病理穿刺检查等)来综合判断。
确定是否存在骨质疏松,我们可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疗指南与规范(2021版)》建议,绝经后,或使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来曲唑、依西美坦)的患者,每年需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
而对于有骨质疏松风险的患者,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增加钙质摄入、适量运动、多晒太阳、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方法,预防骨关节痛和骨质疏松的发生。
三、如果真的确诊了恶性肿瘤骨转移,我们应该知道些什么?
很多患者不理解说,为什么骨头那么硬,也会发生肿瘤的转移呢?要知道,骨头虽然坚硬,但也仍然是人体的一种组织器官,需要血液供应营养。如果肿瘤细胞通过血液循环系统到达骨头,骨组织即使再坚硬也很难避免肿瘤的侵噬。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恶性肿瘤骨转移有哪些类型:
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其病变特征和临床表现存在很大不同。
◆ 溶骨型骨转移:可以看到虫噬样的破坏,像蛀虫啃食房梁一样,在梁柱上打出一个个小洞,最终小洞融合成大洞,很容易出现骨折。
◆ 成骨型骨转移:虽然看不到虫噬样破坏,但会导致骨质高度钙化。成骨型的骨转移一般非常坚硬,不容易出现骨折,但是会非常疼痛。
◆ 混合型骨转移:既有溶骨性改变,又有成骨性改变。
原则上讲,癌症患者的骨转移是可能发生在任何骨头上的。但统计下来,脊柱是骨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其次为骨盆、四肢长骨、肋骨等,膝、肘关节等远端较为少见。
不同类型的骨转移出现的概率不一样。成骨型骨转移常见于前列腺癌和膀胱癌,约占骨转移的10%。溶骨型骨转移占70%,常见于肺癌和乳腺癌。
那么,除了骨痛,恶性肿瘤骨转移还会有什么症状?
1)疼痛
疼痛是肿瘤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的钝痛,并且进行性加重,夜间疼痛尤为明显。
疼痛的部位和骨转移的部位也有关。比如脊柱骨转移,通常为腰部、胸背部、肋胸部和颈部的疼痛,骨盆转移者则常为臀部或者髋关节股内侧的疼痛。
另外,骨转移造成的疼痛,往往没有过量活动、不良姿势等诱因,疼痛持续天数也较长。
2)肿块或局部肿胀
多见于四肢表浅部位,严重者可能影响临近的关节活动。
3)压迫症状
骨转移的发生会导致局部出现压迫症状。
比如,肿瘤转移至脊柱,椎骨遭到破坏,便可能压迫到周围的脊髓或神经根。神经根受压会引起局部疼痛、麻木、无力等,而脊髓受压,则会导致受压平面以下躯干、肢体感觉减退,肌力下降,大小便异常。
骨转移发生在四肢,也可出现神经以及血管压迫症状,导致关节功能障碍,四肢活动受限等。骨转移发生于骨盆者,还能引起直肠、膀胱的压迫症状,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4)病理性骨折
病理性骨折是骨转移比较严重的一种症状。
被肿瘤侵蚀的骨组织硬度降低,轻微外伤、咳嗽甚至一个喷嚏,就可能发生骨折。发生骨折后,患者疼痛加重,进而出现畸形、行走障碍,脊柱骨转移出现骨折时,还需警惕截瘫风险。
5)全身症状
骨转移后期还可出现乏力、消瘦、贫血、低热等全身症状。
最后,发生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还能治疗吗?
一旦患者发生骨转移,就代表肿瘤细胞扩散,疾病进展到晚期。但晚期并不代表终末期,骨转移也并非是没有治疗的意义了。
比如,乳腺癌、多发性骨髓瘤、前列腺癌等患者,在发生骨转移后一般有较长的生存期。一些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后经过持续、规范的治疗,甚至可以继续正常生活十几年。
因此,千万不要因为出现了骨转移,而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
骨转移治疗主要是针对肿瘤疾病本身的治疗和增强骨强度以减少骨折等骨相关事件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骨转移是肿瘤进展造成的,控制肿瘤是治疗骨转移的根本,治疗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此外,为了增加骨骼强度,减少骨相关事件,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双膦酸盐、骨调节剂治疗等,帮助骨骼更快修复。
另外,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骨转移治疗不及时,病程进展将大大加快,生存期也将大大缩短。因此,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并且一旦确诊骨转移,就应开始进行积极治疗。
四、中医药治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性的疼痛有什么方法吗?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是中医对疼痛的基本认识,骨转移癌痛的发病机制多为正气亏虚、气滞血瘀、痰凝、湿聚热毒、阴寒凝滞等,因此临床上常常由这些方面入手,以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痰散结、清热解毒祛湿、温阳散寒等为治疗原则。
除内服中药以外,中药制剂制作成膏剂外用于患者体表,药物通过腠理渗透肌肤,达到病所,可以起到镇痛作用,具有方便快捷、深透渗透、见效快、持续时间长、风险低的特点。如:蟾乌凝胶膏等。
其次,针灸,穴位敷贴、耳穴埋豆等也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效,运用于骨转移癌痛可谓是相得益彰,联合双膦酸盐类对骨转移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作用温和,无创伤,无毒副作用,便于操作,患者易于接受。
再者,也通过食疗的方法,缓解疼痛,增强免疫功能,促进营养吸收,如患者气血虚弱,不荣则痛,可以添加动物肝脏、红枣、阿胶等来补养气血,活血通络,并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以达到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最后,中医有情志相胜学说,五行相胜情志疗法可以用来调节癌症患者的情绪。五音疗法通过不同调式音乐的声波振荡影响生物体内气的运行,结合五行学说,调理气血运行,调整五脏六腑的联系,达到人体机能的稳态,通过五行音乐干预患者情绪,优化情感效应,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镇痛目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使用安全,毒副反应小。
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方法较为丰富,包括中医药口服、中医药外用膏剂、穴位贴敷,针灸,穴位敷贴、耳穴埋豆、中药食疗、中医情志疗法等。相比较西医疗法,中医药治疗骨转移癌痛的方法是安全有效的,药效持续时间长,无明显毒副作用,无成瘾性,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减轻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提高免疫力,抗癌抗瘤等,实际临床应用范围广,操作简便,价格低廉,且中医治疗不单关注疾病,而是以人为本的去关注、去治疗,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无论是哪一种疼痛或疾病,我们都应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只有及时地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防止疾病进展。
【作者介绍】
黄弦歌,医学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三科主治医师,李和根上海市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成员兼秘书。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秘书、委员。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擅长肺癌、结直肠癌、胃癌、甲状腺癌、食管癌、肝癌、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等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黄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