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运六气论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试试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医 -

从五运六气论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试试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

2024-02-05 15:4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癸卯年秋分以来,各地以支原体、甲流、新冠、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发,严重时出现“白肺”、呼吸衰竭,这种情况已经持续近3个月余,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进入11月后成人发病率也逐渐上升。

从部分省市主管部门、医疗机构公布的各种应对方案来看,治疗措施仍然与疫情暴发时期类似,如西医药物采用奥司他韦、阿奇霉素、布洛芬、激素等组合;中医应用清肺败毒汤、连花清瘟、大青龙汤、麻杏石甘汤、大小柴胡汤等,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并不理想。

从五运六气论疫病

2023年癸卯年,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年运火不及,主运太羽,客运少角,主气太阳寒水,客气少阴君火。年运、主运及主气不为邪,所以主要考虑在泉之气和客运及间气少阴君火带来的影响。主胜邪,则邪之为害轻,疫病不容易发生。若出现当下邪气胜年运、主运、主气时,邪气为害则至,表现为冬季或会出现反常气候现象,不冷而温,甚至冬日打雷,“岁少阴在泉,热淫所胜,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终之气,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其病温”。秋分后全国各地秋冬季寒冷气候至而不至,秋行夏令、冬行春令的气候情况也印证了《黄帝内经》的论述真实不虚。

“少阴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指出,少阴在泉之年,地气中寒毒不会生,药物性味必须“辛苦甘”,而不应选择与之相反的药物。阳加于阴则汗,布洛芬等发汗药应该有此中医药理机制,但用它来控制或治疗的效果很有限,甚至带来相反的临床效果。若中医方剂违背以上原则,亦是如此。吴鞠通明确指出并告诫后人:“病温忌发汗”,应当引起医者的高度重视。客运少角,当有如是影响,只是程度不一样。木火虽然相得,但由于客运木运不及,所以邪气会因此减弱,疫情对人生命的威胁程度也会不及前几年。

运气的变化还要考虑天干地支。2023年12月13日始为农历甲子月,根据相关报道及笔者临床观察来看,小雪至12月13日前患者多,患者情况也相对重一些,之后发病人数减少,病情程度也减轻。如果病情与农历月份相关联,那么在下一个农历乙丑月及2024年元月10日之后,就需要格外关注。

治疗方案

笔者根据运气理论,结合流感特点,在小雪以前,以吴鞠通《温病条辨》化斑汤为主治愈了不少发烧、咳嗽病例,往往都是一剂知,二剂已,效果甚佳。而小雪之后,情况则大不相同,笔者在距大寒日“终之气”结束还有不足1个月的时间里,根据当时流感特点,运用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结合患者体质特点、患病诱因加用相应的方药,患者服用1~2剂即可烧退咳止,越早使用本方,疗效越快。感染后久咳不愈者,应用此方也可速效。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来源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热病脉证并治第八》:“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黄连一两、石膏一斤(碎,棉裹)、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此方案经推广应用,受到同行及患者好评。

医案举隅

案1:杨某,女,19岁,2024年12月3日就诊。主诉:咽痛3天,发烧咳嗽1天。患者3天前咽痛,自服小柴胡颗粒1包,1日3次,1天后咽痛好转。刻下:体温38.5~39℃,恶寒,食欲减少,全身疼痛,口干、口渴。处方:黄连5g,石膏30g,半夏10g,炙甘草15g。2剂后热退,咳嗽明显减轻。继服2剂,咳止。

案2:杨某,男,25岁,2023年11月24日就诊。主诉:发烧咳嗽1天。刻下:体温38℃,恶寒,全身疼痛,疲惫,咳嗽较重,咽痛痒,咳则胸痛,无食欲,口干、口渴,小便黄赤,脉浮数而大。患者平素工作劳累,饮食无规律。处方:石膏30g,黄连5g,半夏10g,炙甘草10g,芦根20g。1剂后热退,3剂药后症状消失。

案3:赵某,女,8岁,体重40kg,2023年12月4日就诊。主诉:支原体感染,反复发烧1周。曾静滴阿奇霉素,服用退烧药,5天后体温正常,但仍频繁呛咳、气喘,痰难咯出。面色红赤,舌红,苔黄,脉沉数。予干支耳位耳穴贴治疗,取耳位:亥子丑、寅卯、申酉戌,当时呛咳症状即减轻,发作频率减少,气喘明显缓解。处方:半夏15g,生石膏30g,黄连8g,生甘草10g,水煎服,次日晚服药1次,第3日再服1次,咳嗽明显减轻。调整处方:黄连10g,生石膏30g,清半夏15g,生甘草10g,浙贝母15,款冬花10,桔梗12g,炙百部10g。3剂以清余热,药后痊愈。

案4:患者女,5个月,2023年12月7就诊。主诉:发烧3天,体温38.3~39.6℃。服用中药(大青龙汤)后仍发烧、咳嗽,不咯痰。处方:黄连5g,清半夏8g,生石膏15g,生甘草8g。1剂后体温正常,后予化痰药继服。

案5:胡某,男,16岁,2023年12月26日就诊。主诉:发热半天。体温40℃,口干、口渴,头痛,干呕,咳嗽,咳则汗出,脉洪大数。处方:半夏10g,石膏30g,炙甘草15g,黄连5g。1剂后汗出,诸症皆减,脉转缓慢。2剂药后热退,咳止脉静。

【责任编辑:李哲】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医肿瘤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致力于促进中医肿瘤学术思想落地生根,宣传肿瘤行业最新资讯动态,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多维度落地帮扶,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

投稿邮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