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踩踏事故防范小科普
中国网讯 拥挤是一种在很短的时间内,因为某种突发的原因,在人员集中的场所内引起的情绪亢奋、行动过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现象。拥挤是突发事件,人们难免遇到,当我们遇到拥挤情形时应该保持冷静,沉着应对,谨防因为突发的拥挤致使人身伤害发生。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进行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发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环境,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人群在拥挤踩踏时,可以采取六条安全逃生方法。
1、先观察地形和疏散通道,同时注意地面上的地标箭头,箭头指示一般都是逃生的正确方向。
2、如果发现大量人群向自己拥过来,尽量避开或者躲在一边,或者蹲在旁边的墙角下,等人群离开后再走。自己陷在拥挤的人流中时,一定要先站稳,不要弯腰捡东西、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物体慢慢走动或停住。
3、在人群中走动时,要保持镇定,稳住重心,防止摔倒,尽量向侧方移动,移出人群。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4、一旦进入人群中,千万不要在人流中突然停下或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一旦倒下,就没有机会站起来。一定要顺着人流走。
5、当人群非常拥挤时,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双肘撑开,双肘与双肩平行,弯下腰,双肘在胸前形成三角保护区,这样可以防止被前后挤压而窒息。当看到别人摔倒时,应停止前行,告诉后面的人不要靠近,不要往前拥挤。
6、一旦自己在人群中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体,身体蜷缩成球体,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分。具体做法是:十指交叉相扣,双肘向前;双膝前屈;侧躺在地。
二、造成校园拥挤踩踏事故的原因
1、时间多在放学或集会、就餐之时,学生相对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发生地点多在教学楼一、二层之间的楼梯拐弯处。上面楼层的学生下到此处相对集中,形成拥挤。
3、学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遇事慌乱,常常出现拥挤并大喊大叫的现象,使场面失控。
4、学生不善于自我保护,在拥挤时或弯腰拾物被挤倒,或被滑倒、绊倒,造成挤压事故。
5、学生平时缺乏对事故防范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无应急措施。
6、有个别学生搞恶作剧,遇有混乱情况时趋势乱喊乱叫,推搡拥挤,恶意取乐,致使惨剧发生。
7、晚上突然停电或楼道灯光昏暗,造成拥挤事故。
三、拥挤踩踏事故起因
1、人群较为集中时,前面有人摔倒,后面人未留意,没有止步。
2、人群受到惊吓,产生恐慌,如听到爆炸声、枪声,出现惊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无组织无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拥挤踩踏。
3、人群因过于激动(兴奋、愤怒等)而出现骚乱,易发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驱使,专门找人多拥挤处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员集中而踩踏。
四、校园如何预防拥挤踩踏事件
1、上下楼梯要相互礼让,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楼活动中,不求快,要求稳。
3、不准在楼梯间打闹、搞恶作剧等。
4、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拥挤,对学生上下楼梯故意打闹等不良现象给予制止,防止踩踏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5、楼梯发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时,教师要及时组织疏导、上报,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6、上下楼梯应该注意安全的问题,教师要经常讲,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五、防踩踏安全知识
上下楼梯安全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上下楼梯要注意;
不要打闹不嬉戏,靠右行走是规矩;
遇到危险脚步急,你推我挤最危机;
有人跌倒快扶起,大家一定要牢记;
瞻前顾后莫拥挤,安安全全下楼梯。
防拥挤踩踏歌
出教室,查鞋带,人与人,不紧凑。
下楼时,要慢走,手在外,脚放实。
不说话,不回头,不推搡,不打逗。
跑步时,队整齐,当排头,压住步。
系鞋带,到圈内,听指挥,齐行动。
守法纪,讲安全,爱生命,重预防。
不打闹,不拥挤,勿推抢,少张望。
不停留,人畅通,遇险情,不惊慌。
听口令,不喧嚷,按次序,排好队。
三字歌,要牢记,创平安,促和谐。
一旦发生踩踏事故,要立刻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群众造成的伤害。踩踏事故发生后,要立即启动《拥挤踩踏事故应急预案》。迅速拨打120、110电话呼救,抢救受伤人员。在救治过程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导现场人让群众尽快疏散到安全地点,禁止无关人员滞留现场,防止有人故意制造恐慌气氛,避免再次发生事故。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在专业医务人员到达之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自救和互救。当群众受伤后,在事发现场应积极采取正确有效的救助措施,为救治伤者赢得时间。
1、大量出血不止的处置
受伤者被伤及较大的动、静脉血管,流血不止时,必须立刻采取止血措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加压包扎止血法和指压法。加压包扎止血法是用干净、消过毒的厚纱布覆盖在伤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压,然后用绷带、三角巾缠绕住纱布,以便持续止血。指压止血法是用手指压住出血伤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断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
2、发生骨折的处置
发生骨折后,应设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发生位移。固定时,应针对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绑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伤者发生骨折无大量出血,且事故发生地离医院较近时,可让受伤者原地不动,等待医生救助。
3、呼吸心跳停止的处置
对呼吸与心跳停止的伤者,应采取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的办法进行抢救。人工心肺复苏需要接受专门的训练,才能在现场救助他人时使用。受伤者呼吸与心跳停止时,正确及时的现场救护可挽救其生命。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征医院)董兰 王芳 朱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