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张爱琴:中医药打好抗癌配合战,贯穿肿瘤防治全过程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中医 -

专家张爱琴:中医药打好抗癌配合战,贯穿肿瘤防治全过程

2023-09-11 13:00

来源:杭州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从事中医肿瘤诊疗多年,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张爱琴接诊每一位初诊患者时,都有一个习惯动作——开的中医药方后面还附带三个处方,分别是饮食方、运动方、情绪方。

张爱琴说:“不同的体质,造就了人体不同的‘土壤’和内环境,所以中医药防治肿瘤,除了药方以及必要的肿瘤筛查外,还应配合饮食、运动、情绪,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我们才能去掉肿瘤细胞‘种子’,改善‘土壤’环境,实现有效防治肿瘤。”

张爱琴: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医科主任

中医防未病,与肿瘤防治一脉相承

张爱琴说,从中医角度分析,肿瘤发病有三大原因,分别为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内因,我们认为肿瘤是因为正气不足,人体免疫力下降,导致外邪入侵;而外因则有许多,譬如与吸烟、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等因素都有关系,另外还有各种病毒的感染,像乙肝病毒、HPV病毒、胃幽门螺杆菌等;而不内外因,中医认为与情绪、饮食习惯等有关,比如忧、思、悲、恐、怒、惊等情绪长期压抑而不得发泄,日久郁结成节,渐渐形成了局部肿块,最终形成肿瘤。”

在肿瘤防治的“防筛诊治康”全流程中,防是上计,康是远计。张爱琴认为,中医治未病,与肿瘤防治一脉相承。

最新发布的《2022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显示:结直肠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第四位。与八年前的登记年报数据对比,我省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41.30%,死亡率增长22.24%。张爱琴很有感触地说,这些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增长很快,很多是由肠息肉逐渐发展而来的。从中医辨证角度而言,痰湿体质的人群更易长肠息肉,这类人群体型肥胖、腹部肥满、容易困倦,所以对痰湿体质的人群,我们更强调健脾化湿。

张爱琴说,在门诊中,经常有些女性患者同时有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有的还会有子宫肌瘤,这些病症还没有发展到需要手术的程度,医生给予的就诊建议也是密切观察。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三种疾病虽然不在一个科,但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都是中医肝经“一条藤生出的三个歪瓜”,所以一旦肝经不通畅,三者就会出现问题。“对有肝郁的女性朋友来说,中医药要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同时又需要患者配合,调节情志,放下看开,寻找自己兴趣爱好。”

从医30余年,张爱琴身体力行,提倡中医肿瘤防治与筛查、防癌体检有机结合。“我们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要重视健康体检,及时处理癌前病变,比如做低剂量螺旋CT、乳腺B超等检查,有助于减少肿瘤的发生,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张爱琴总结,“不同的体质,造就了人体不同的‘土壤’和内环境,所以我们既要去掉肿瘤细胞等‘种子’,还要改善‘土壤’环境,才能有效防治肿瘤。”

中医药贯穿肿瘤治疗的始终

对临床来说,中西医结合抗癌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在癌症治疗实践中,中医具体应以什么形式参与?张爱琴认为,当下,抗肿瘤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为主,包括发展很快的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应用广泛,从预防肿瘤发生,到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延长生存期,改善晚期患者症状,中医药可贯穿肿瘤防治的全过程。

张爱琴说,许多患者和家属有一个错误的观念,他们往往认为中医药是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慰剂”。但其实,恶性肿瘤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中医并不是西医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去寻找的“救命稻草”,也不是 “锦上添花”的补充疗法,如果癌症患者能够早一些选择正规中医治疗,中医药参与的综合治疗,癌症患者将会有更好的预后,实现高质量的长期生存。

“像手术患者,即便是早期肿瘤患者,一旦医生诊断是恶性肿瘤,需要做手术,不管他有多少坚强,可能都会有恐惧、焦虑、无助,吃不好睡不好等症状。此时,中医药在手术前就需要积极干预,让患者心情平复,基础疾病得以控制,让后续手术得以顺利进行。”

“患者手术完成后,即便是微创手术,也会让人体正气有所损伤。为了能让手术后的肿瘤患者快速康复,我们可以用一些益气健脾的药物帮助患者。比如肿瘤晚期患者,特别是恶液质的患者,进食很少,疼痛感很强,需要用吗啡来缓解,患者不可避免会产生便秘,而中医药能有效帮助患者。再如患者用一些靶向药,很容易出现手足皲裂、腹泻、恶心呕吐等现象,如果配合中药治疗,这些副作用就会明显缓解,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反过来也会很好地配合治疗,最终使患者获益。”

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名医馆,这里除了专家坐诊把脉之外,还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张爱琴告诉记者,比如消化道肿瘤术后、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肠粘连、尿潴留等症状,通过针灸等治疗,可以有效缓解。

“事实上,这些年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除了发挥增效解毒等作用外,在延缓肿瘤复发转移等问题上,也有新的突破。三阴性乳腺癌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等特点,这类患者完成西医治疗后,无后续抗癌药物可用,中医药此时可以发挥作用。”张爱琴和团队进行了专项研究,入组333例患者,经过中药辨证治疗后,中医组患者的无病生存期达到51.5个月,远高于对照组。张爱琴说,抗肿瘤治疗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找到中医药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1+1> 2”的作用。

药方之外的三张处方,藏着康复的“秘方”

张爱琴一周五天门诊,病人多,问题多,但不管看门诊时间再久,张爱琴总是笑眯眯,有问必答。细看她给初诊患者开的药方,有点长,原来中医药方后面,还带着三张处方,分别是饮食方、运动方、情绪方。“初诊患者,我都写这三张方,复诊患者则根据时节,略微调整方子。”

张爱琴说,这三张处方是根据多年患者提问总结出来的。饮食问题,大家问得最多,但不同体质、不同肿瘤,饮食建议也不同。许多患者和家属都会问发物的问题。那么,何为发物?张爱琴认为,对疾病有影响的,加重了疾病发展的东西就是发物。但有时候,肿瘤的复发转移不一定与食物有很大关系,复发转移存在多种因素。

“我们最怕两类患者,一类是忌口太多,过分了,容易导致营养不良;还有一类是什么都无所谓,抽烟,喝酒。”张爱琴说,譬如鼻咽癌放疗患者,最近过了处暑,秋燥来了,这些患者会有咽喉不适的症状,这时我建议患者可以吃点梨、柚子、百合、莲子等白色食物,润肺养肺,讲究药食同源的,还可以炖点山药鸭子煲。

针对运动方,张爱琴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也给出了不同建议,“肿瘤患者在康复期,绝不能养在家里,每天还是要坚持适量的运动,一是恢复身体机能,循序渐进,动静结合,并结合自己爱好,更有利于康复;二是将视野打开,不纠结于病情。如练瑜伽、八段锦、太极,我都很推荐。”

而情绪方,张爱琴则从病情入手。“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患者家属甚至比患者还要焦虑。其实,情绪是会互相传染的。所以这时,我们要从病情入手,逐一解释给他们听,让患者和家属真正放下心。”

张爱琴说,“常思一二,不想九八”,这句话她经常讲给患者和家属听,要想点乐观的事情,她接诊那么多患者,恢复得好的患者,大都有一个特点,豁达开朗、配合度高,这点在乳腺癌患者中尤其明显。“有一位50多岁的乳腺癌中晚期患者,当年确诊时,孩子才上初中,但她的心态好,配合度也高,她希望可以看到孩子上大学。现在一转眼,孩子都结婚生小孩了。”

【责任编辑:李哲】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医肿瘤频道是中国网的重点频道,致力于促进中医肿瘤学术思想落地生根,宣传肿瘤行业最新资讯动态,促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多维度落地帮扶,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

投稿邮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