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大山里的中医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9-07-12  内容来源:新京报

新京报讯(记者 景啸尘)与印象中刻板而老成持重的中医形象相比,胡德印多了几分帅气,他开朗随和,让人很容易亲近。而提起他,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的村民太熟悉了,自1992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选择回到乡村后,这27年,9800多个日夜,胡德印可以说走遍了这个浅山区的大山小沟。近日,新京报乡村频道记者来到了大城子镇卫生院,采访了这位大山里的中医。

  大山里的中医胡德印。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父子两辈做乡村医生

“我从小看着父亲治好了很多乡亲,就想着以后一定像父亲一样做一名好医生。” 胡德印的老家就在密云,而他的父亲当年就是一位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行业。

1989年,胡德印如愿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1992年大学毕业后先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冯家峪卫生院工作了一年,后被调到了大城子镇卫生院中医科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大城子镇卫生院大门口。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大城子镇位于北京市密云区东部,与河北省兴隆县接壤,全镇为浅山区,林木覆盖率达90%,共有22个行政村、103个自然村。胡德印说:“山区早年间还是缺医少药,我从小目睹有的乡亲小病小痛得不到及时治疗,最终拖成了大病,也有家庭因病致贫。”从当上了乡村医生那一天起,他就忍受着夏季蚊虫叮咬、冬日里寒风凛冽,翻山越岭,打针抓药,把脉诊疗,奔波在大山小沟之间。

胡德印介绍,在村里,乡亲们最常得的病就是骨质疏松、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糖尿病等慢性病,这都是平日干农活还有生活习惯不注意引起的。

只要有村民来喊 行医不管白天黑夜

位于山区的密云区大城子镇卫生院,面积不大,一进门就是挂号的地方,刚进二层楼道,就看到了不少患者在中医科门外排队,他们都是从各村过来找胡德印看病的。为病人把脉、开药方、嘱咐病人各种注意事项,老胡忙得不可开交。今年快80岁的村民王大爷告诉记者:“胡大夫心地好得很,经常给村里五保户、孤寡老人免费看病,药费都是自己贴。”

“每天最少也要接诊50个病人,我一般上午都会在卫生院坐诊,下午事情不多的时候都会出诊的。”据记者了解,每天上午胡德印的病人都很多,所以会先选择在医院坐诊集中治疗。不少病人来过一次之后就会经常来,就算病好了也会找他来调理身体。

  胡德印正在给村民看病。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这些年卫生院条件好了,村民们看病通常会来这里。但除了周一到周五的固定坐诊时间,只要有村民来喊,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山高路远,胡德印都二话不说,立即出诊。“有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或是行动不便、半身不遂的,多远都要去,休息的时候,病人有需要我就去”。在村里,村民们常常都会见到胡德印穿着白大褂背着药箱的身影。20多年的时间里,胡德印几乎走遍了大城子镇的每一个角落,几乎给每一户村民看过病、抓过药。

  诊室的墙上挂着许多锦旗。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诊室的墙上挂着不少锦旗,卫生院院长王明富告诉记者,这些锦旗有镇上、村里的患者送来的,甚至还有外省市的患者送来的。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着胡德印辛勤的汗水。

让病人信服 从不三言两语就开方子

胡德印介绍,中医的治疗方法很多,包括中药内服、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理疗等。行医这二十多年来,他在实践中先后治愈了很多病人。其中最让胡德印印象深刻的就是村民李晓红(化名),她和丈夫结婚后,多年没有怀孕。胡德印清晰地记得,李晓红刚来时,非常憔悴,说话时总在抹眼泪,可以看出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胡德印为她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告诉她,“不孕症的治疗病程长,需要足够的耐心。”就这样,胡德印开始给李晓红进行中医治疗,同时,为减轻她的经济压力,他让李晓红把中草药磨成“粉儿”,加水做成药丸吃,这样既能维持药效,又能减少开支。几个月后,李晓红又找到胡德印,告诉了自己已经怀孕的好消息。胡德印说:“当时她声音都是颤抖的,而且哭了出来,我能想到她有多高兴。”

  来卫生院看病的病人们。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摄

除了看病外,胡德印的业余爱好不多,闲暇时的“爱好”仍是翻翻医书、研究医案。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有些医生遇上简单的病案,常常问上三言两语就开方子抓药了,但是胡德印恰恰相反,无论是什么样的病案,他都会仔仔细细地询问,问得长、问得细。记者在采访时,村民王力刚好来看病。“是不是最近感觉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而且最近总感觉腰直不起来?”“是,就是这些症状!”胡德印想了想,开了一张方子,对症的是骨质疏松,并嘱咐王力,“这些药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每天1剂”。 “乡亲们的病大多数都是需要慢慢调养的,判断出症状,让病人相信你,才能让他实打实按医嘱服药与注意调理,好多病其实就好了一半。”胡德印说。

记者见状,也让胡德印给把了把脉,他摸脉之后问记者:“最近是不是睡眠不太好,经常发脾气,还会掉头发?”别说,还真全都对。

新京报记者 景啸尘 编辑 唐峥 校对 李项玲

责任编辑: 李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