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院士畅谈中医药现代化的使命、发展与未来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9-06-10  内容来源:人民政协网

人民政协网天津6月7日电(记者 张春莉)时下中医药领域,少有君不闻、不识中医药现代化之路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全国名中医张伯礼。

曾几何时,瑞典首府斯达哥尔摩诺贝尔颁奖大厅,时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的张伯礼院士,作为绿叶陪同屠呦呦先生领取了青蒿素诺贝尔灿灿大奖;主持国家中医药现代化顶层设计,他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用现代科学技术阐释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取得了系列突出成果,促进了中医药学术进步和产业展;“一带一路”方略中,中医药作为载体,他又引领世界中医药教育健康发展,组织多国专家共同起草了《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颁布执行,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应用;组织各国专家编写了国际通用系列的中医药教材,筹建了“一带一路”中医师资培训基地,制定世界中医专业认证标准,保障了世界中医教育的健康发展……

2015年1月9日,张伯礼院士主持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糸创研及其产业化”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天津市高校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零的突破。

屈指数来,从事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40余载的张伯礼院士,迄今已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国家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主编专著20余部。他倾勤力心血,竭睿智之脑,奉仁德之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累累硕果。2016年,为中医学界作出突出贡献并取得显著成果的张伯礼院士,荣膺了中国医学界最高规格的个人奖项—吴阶平医学奖;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得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2018年1月,第三次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用精湛仁术 施弘德之愿

医者被誉为“白衣天使”。其神圣职责是治病救人,挽生命于一线。张伯礼不侮使命,他自求学学医的第一天起,就废寝忘食,手不释卷,热爱中医,学习中医,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奉献中医,并为自己立下了“贤以弘德、术以辅仁”的座右铭。

张伯礼(中)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贤以弘德”即用你的高尚品行弘扬你的医生道德;“术以辅仁”即用高超的医术实践你的仁慈爱心。如约专访张伯礼院士时,他说:“做好人才能讲道德。如果说这个人的技术水平特别高,但人品很差,不守诚信,不尊重师长,不孝敬父母,不提携后学,不包容别人,那能是好人吗?能有德行吗?贤和德并不矛盾,仁心、仁术才是最高的德行。”他语重心长地诠释这句座右铭的内涵:学医要热爱你的专业与事业。因为你热爱事业就必须热爱你的病人。病人有病求助于你,可以把自己最隐私最痛苦的东西告诉你,对你就是一份信任和托付。医生崇高的品德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就是尽全力维护患者权益。

2011年2月,张伯礼院士荣获第四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

一个人能用自己的医术给病人解除病痛是幸福的,也是医生最大的追求,也是一种成就的享受。“我刚学医时也没有想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大家,只希望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不给患者增加更多的病痛。但在治疗的过程中慢慢积累经验,养成读书学习习惯,坚持数十年的临床,不知不觉的就成了现在的自己。”

伯礼院士加重语气强调,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医学大家并不是很难,就是靠日积月累实践和不断学习总结经验。作为一个好医生的基本条件:热爱、学习、执着、担当。把患者的利益放在前面最关键,时间长了患者都知道谁好谁坏,即使有点小失误他们也包容理解你。

思想指导行为,有这样的思想根基,就有如下的表现:身兼数职、工作繁忙的张伯礼处处为病人着想,坚持每周出门诊。有时从外地赶回来,连饭都顾不上吃,在诊桌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从不开大处方,不做不必要的检查;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从不收病人任何礼物,为病人精心诊治,高超的医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

一次,张伯礼出完门诊,疲惫地走出诊室。突然,一位病人家属拦住他哭着说:“我们是从农村赶来的,没挂上号,您救救我们吧!”她指着病人说:“他得了肺癌,去了好几家医院,花了几万块钱也不见好。”宅心仁厚的张伯礼院士二话没说,立刻把病人迎进诊室,仔细询问病人的患病情况,认真翻阅各种检查报告后,经验丰富的他判断呛咳很可能是降压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反复疑癌检查引起了病人恐惊,导致悲观消瘦。他给病人调整了用药,亲切地安抚病人说:“你很可能不是癌症,调整药后咳嗽减轻就可证明了”。两周后,病人症状明显改善。又用了一段时间中药,病人竟然康复了。病人家属拉着张伯礼院士的手咽噎着说:“您真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2003年的SARS肆虐,社会恐慌,谈之色变,在天津已经牺牲了多位医生。此刻的张伯礼院士却挺身而出:“SARS是一场特殊的严峻考验。它既考验我们的党性,也考验中医药治疗疫病的能力。”他以“宁愿牺牲,不负人民。勇于担当,不负历史”的无畏精神,请缨组建中医医疗队,建立中医红区,担任中医治疗SARS总指挥,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救治SARS患者,并在红区组织了一线救治及研究工作,开展了SARS中医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最终总结了中医药在控制病情恶化、改善症状、稳定血氧饱和度、激素减停等方面的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编制的《SARS中医药治疗指南》收载。事后被推荐为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时,他又坚拒不受将荣誉让给了别人。他说:“我在外面指挥没有生命危险,荣誉应该给进入红区一线的医护人员”。

在40余载行医生涯中,张伯礼如上舍已为人、忘我工作的事例不胜枚举。熟悉他的师生、同事纷纷说,他就是这样一位勇立潮头、搏击风浪,用自己出色的仁心医术,挽救患者于危难、让生命健康延续、让中医药事业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名师大医。

古语云,人到七十古来稀。到了这个年龄,理应是过着乐享天伦的悠闲时光,但心中装着病人,怀着中医药事业腾飞梦的张伯礼院士,虽然功成名就,却从没有想过停下来歇歇。更不想虚度这医者收获的黄金季节——他要把有限的生命都放在为党和国家、为人民的福祉利益上来,依旧抓紧一切机会、时间,斗志昂扬地学习、工作,为国事民生鼓与呼。他说:“是病人培养了我们成为专家,现在经验丰富了,应该更好更多的为患者服务。”他还关注着全国医疗卫生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你看,这是参考消息最新刊发的中国进入老龄化的数字,提出了‘银发经济’……”今春全国“两会”之期,伯礼院士一边积极参政议政,先后向大会提出“加快制定国民健康法,保障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进一步明确高校产学研融合相关政策”“建议对《中医药法》开展执法检查”等建言献策,畅议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等两会重要文件。接受多家中外媒体专访,一边还利用参会的点滴空暇,选读、精读、细心收藏有关报刊,把有用的信息、知识折叠起来以备后用。大会结束的前一天,记者如约来到天津代表团驻地拜访伯礼院士。当他起身从屋角一处的文件夹里取出有关“银发经济”的报纸报道,和一位国家领导人亲笔题赠他的文集专著分享时,记者被这位鬓发斑白、年过花甲的科学中医人的用心、精心、好学、专注精神所深深折服和感动。

“我今年70岁了,读书学习的习惯一天没有断,我床头都是书,在飞机、汽车上也是看报看书,很多都与医学有关。今天学习到的最新知识明天就用到临床上,就可以指导病人更合理的治疗。当医生的必须善于学习,一辈子坚持学习。座右铭就是我读论语读出来的,有德就得先做好人,有仁爱之心关键就是提高技术,施展你的仁爱之心。”

天道酬勤。倘若如此用心刻苦、贤能仁德之人不成为大家、名医、院士、精英,恐怕连包容万物的老天都会不答应。

捐资二百余万 设立“勇搏”励志班

“双湖映清波,一水绕卫河。半池芙蓉美,点涟鱼戏啄。”外人多知张伯礼院士的医术高超、医德高尚。殊不知,他还是一位造旨深厚的诗人,经常会有一些即兴感赋的佳作与友朋分享。诗言志,在这首描述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校在园中”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新校区《镜泊双湖》的五绝中,他将自己对母校的深深挚爱用诗的语言大美倾诉。在这所花园式的新天中校园里,他倡导全人素质教育成立的第二课堂——“勇搏励志班”已经十年,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磨练意志,修养品德;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已成为该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孵化器,成为立德树人的品牌课堂。

“培养出一批超过我的学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厚德载物的张伯礼一心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发展、创新。为此,他先后将个人荣获的何梁何利奖、吴阶平医学奖、世界中医贡献奖等奖金二百余万元,都捐给学校设立了“勇搏”励志奖助学金,用制度、信念感召磨砺人,用基金奖掖、帮扶有志者,锤炼、培养一批立志献身于中医药事业的践行者。

责任编辑: 李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