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浮针“一招鲜”心态要不得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9-01-03  内容来源:健康报

浮针因为安全、起效快捷、患者痛苦小等,收到临床医生的青睐。于是,很多人都来学习浮针,一传十,十传百,浮针队伍如今已经壮大到四万余人,遍布亚洲、欧洲、北美洲。

浮针发展很快,但也出现一些隐忧。最初,一些人抱着“一招鲜吃遍天”的心态来学习浮针,一些人急需浮针来解决生存大计。我们常常讲,心有多大,世界便有多大。心态的不同,往往导致了眼界的不同,也决定了个人的成败。抱着“一招鲜”心态的人,参加一次巡讲班就回去开始“大展身手”,仿佛没有他们解决不了的疼痛,没有浮针打不掉的“患肌”了。可时间一长,他们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甚至开始怀疑浮针……

作为一名浮针医师,我提醒大家认清以下两点:

1.治疗方法多样,深入研究疾病是根本。

这是个医疗多元化的时代。西医的治疗方法很多,中医的治疗方法更是数不胜数。很多人都有一种观点:每一种方法都有擅长的领域,也有不擅长的领域。因此,要治疗疾病,必须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方法,这个方法不行,就用另一种。因此,社会上就有很多医生经常奔波于各种学习班。学习精神固然可嘉,但其实并不一定能治好病。比如,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可以针灸(针灸又有各种针法),也可以推拿,甚至可以手术。每一种方法都有其适应证,也有其局限性。你不可能掌握所有技术,但可以静下心来把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痛研究透彻,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疾病常常看似雷同,实际却天差地别。

浮针发明人、世界中联浮针专业委员会会长符仲华教授主编的《浮针医学纲要》一书于两年前问世,从操作特点、疗效特点和诊断特点三方面介绍了浮针疗法的特点。符仲华老师说,疾病非常复杂,了解疾病远比掌握治疗方法更重要。浮针医师要熟悉各个系统,各个脏腑、器官,各个肌肉的功能及实验室指标,作为临床诊疗的依据。很多疼痛类疾病并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临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有明确的“患肌”,被确定是浮针适应证,用浮针治疗后,即时效果不错,但容易出现病情反复,恢复时间比预期慢得多。这种情况就提示我们,患者可能存在其他问题,比如感染、感冒、发烧、甲减、血糖高等。

总之,学习浮针,“一招鲜”的心态要不得。若想学好浮针,要学《内经》、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要多读、多思、多练,要重视临床、重视疾病,深入挖掘各种可能存在的病因,不放过任何一块“患肌”。

责任编辑: 李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