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教授李玖军:站好“世界屋脊”最后一班岗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7-11-07  内容来源: 中国网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转眼二次进藏已经7个月了,高寒、缺氧继续困扰着每一个援藏队员,尤其是在进入冬季之后,高原气候环境巨变,头疼、失眠、食欲不振等都纷纷找上门来。回想近这15个月的援藏经历,虽然条件艰苦,身体不适,但使命感、责任感始终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援藏队员。想到还有2个月的时间就要完成援藏任务了,我们的内心又充满着力量,现在,站好最后一班岗就是我们每个援藏队员的心声。”翻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急诊急救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玖军的援藏日记,一字一句都记录着当代医生的仁心、仁术。

两年前,李玖军作为辽宁省第八批组团式医疗技术援藏人才首席专家,从远隔4000多公里之外的辽宁来到藏北高原,克服那曲地区高寒缺氧及恶劣的气候条件,用仁心仁术抚慰了患儿,并将儿童疾病诊疗的最新理念和技术带到那里。今年3月他再次起航,顶着寒风,冒着冰雪,在“世界屋脊”之上再踏征程,去践行曾经许下的誓言,完成无上荣光的使命,追逐他心中的那份人间大爱。

翻开李玖军的援藏日记,里面记录着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救治。在10月10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刚刚过完国庆及中秋,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患儿人满为患,NICU的重症新生儿已经收不下了,琼嘎急匆匆地从妇产科带着刚出生20分钟、体重2800克的新生儿来到病房。该患儿呻吟、发绀、呼吸困难、明显吸气性三凹,呈呼吸衰竭状态,我们立即给予了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肺部CT检查显示白肺表现,又一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通过翻译得知,琼嘎和爱人的第一胎是双胞胎,因为早产,低体重,孩子被送到拉萨治疗,上呼吸机不到1天就双双夭折了,因此,琼嘎的情绪极度紧张。经安抚、沟通后,我们给患儿立即应用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随着PS的注入,患儿的血氧饱和度立即上升至95%以上。经过2天的精心护理和治疗,琼嘎的儿子病情明显好转,琼嘎用生硬的汉语和藏族人独有的微笑向我们表示感谢并敬献了洁白的哈达。又一次成功地抢救了一个鲜活的小生命,我们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

在海拔4500米的高原上救治重症患儿非常困难,由于高海拔的因素,民族、基因的差异,藏区重症患儿的病理生理与内地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在内地有效的治疗措施,在这里就是行不通。进藏伊始,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RDS在没有呼吸机和PS的辅助下,病死率几乎是100%。随着NICU的建立、呼吸机和PS的引进,儿科的硬件设施逐步完善起来。

李玖军及团队在援藏人员的帮扶下,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实现了弯道超车,开展了14项诊疗新技术,重症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幅度提高,住院新生儿病死率由2014年的7.3%下降到2017年的6.1%,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已经发展成为了藏北地区儿科危重症的诊治中心!截至目前为止,那曲地区人民医院儿科NICU已经应用了14例PS治疗新生儿RDS,成功率达到50%,使得新生儿RDS的病死率下降了一半!

李玖军写道:“回想近这15个月的援藏经历,虽然条件艰苦,身体不适,但使命感、责任感始终激励着我们每一个援藏队员。红医传统和盛京精神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每一次成功的救治都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

援藏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李威医生开展了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核除、异位妊娠手术及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绝育术、卵巢囊肿核除术等27项诊疗新技术;李玖军及团队带头开展的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和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术治疗的开展更是得到了中组部和国家卫计委的充分肯定,在拉萨召开的“全国援藏工作总结会”上,相关领导特意提到了盛京医院的贡献;2017年8月,李玖军所在团队被授予了全国卫生计生委系统先进集体奖;2017年10月10日,在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又被授予了“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称号。在颁奖仪式上,那曲的相关领导称赞道:“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医疗人才始终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讲政治、顾大局,满怀着对藏北各族群众的深情厚谊,主动将民族团结融入到医疗援藏的日常工作中。他们运用精湛高超的医疗技术为各族患者治病解痛,并深入钻研实施开展的多项新技术新疗法,免除了患者高昂的就医费用。他们重视结对帮扶、培养本地医疗人才,变‘输血为造血’,以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我们广大患者和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扬!”

李玖军的仁心仁术受到了组织的肯定,藏区各族群众的认可,回望15个月的援藏生活,李玖军满怀生命的敬畏,践行着自己的使命,还有2个月的时间,援藏任务就要结束了,李玖军说“我们依然会倾尽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

(责编: 陈濛濛)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