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上百卷中医古籍入藏省图书馆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7-06-19 内容来源: 海南日报
原标题: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上百卷中医古籍入藏省图书馆 让中医古籍活起来
1970年代初,霍列五先生(左)和儿子霍毅合影。(资料图)
《鼠疫汇编》
捐赠古籍展示
在霍毅眼中,父亲霍列五的生命不止是人间的匆匆数十年,更延续在其珍藏的数万卷古籍之中。从上个世纪初,专注于中医研究的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就四处收藏医书古籍。霍列五去世后,这些古籍被放置在霍毅家里的三个大书柜中,成摞堆在数张书桌上,足有上千种数万卷。
“你听,它们是有生命的,有声音的。”戴着白色棉质手套,霍毅小心翼翼地向记者展示着这些珍藏多年的中医古籍。书页哗啦啦地响,在阳光中飘散出墨香。有些书页露出了被白蚁和老鼠啃噬的残旧躯体,有些书页不免散发出一些岁月沉积的陈腐潮味。“在民间保存,古籍不免受损。给这些‘老伙计’找个安心的家,是我和女儿最牵挂的事。”霍毅说。
近日,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珍贵的百年古籍,为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霍毅和女儿霍筱薇将家中上百卷古籍藏书捐赠给海南省图书馆。其中,中医古籍暨民国文献29部30册上百卷,解放初期期刊2种5册。
霍家三代的藏书记忆
完成古籍捐赠工作后,霍毅在图书馆一角闲坐下来,悠然谈起霍家三代的藏书记忆。据他介绍,霍列五的藏书之路因求知而开启。霍列五自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在母亲的影响下,慢慢对医学产生了兴趣,有了当“郎中”的念头。但由于没有师父指点,他只能靠收藏、研读各类医书,自学中医。从此,收藏医书对于霍列五而言,成为一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事。
“父亲收书有股韧劲和巧劲。”霍毅表示,父亲的藏书来路五花八门,书摊、邮局,甚至废品收购站,这些不起眼之处,都是他的寻宝之地。
现在,物流网络四通八达,人们通过网络下单,可以从天南海北购买商品,只需付出低廉的邮费便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货物。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交通成本高,人们收入水平低,邮购可是件了不得的稀罕事。当时,霍列五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购书狂。
“以前,大型的书局常在报纸上刊发新书目录和购买地址,其中不乏珍贵的医书。”霍毅介绍,每逢有价值的医书出版,父亲就会到当地邮政向出版书局汇款购书。有时,一本书要花费两三个大洋,漂洋过海两三个月才能送到,时间和经济成本都很高。“当时,父亲收入不高,可他买起书来眼都不眨一下,宁可不吃饭也要把医书买回来。”
废品收购站是人们丢弃废物之处,在霍列五看来却是等待开采的宝藏。原来,旧时海南有个传统,如果家里有老人去世,家人便要清理掉老人生前的所有物件,不少医书古籍就此流落。为了收集医书,霍列五经常在海口、府城的各大废品收购站转悠,收购别人家当成废纸变卖的医书。
“日子久了,收购站的老板每次都会拣出医书,专门给父亲留着。”霍毅说。
“有的人家拿书垫桌子,塞墙角,而在我家,人得处处让着书。”霍毅回忆,小时候,家中条件艰难,为了保护好书籍,霍列五煞费苦心。当时,全家人居住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出租屋中。为了防止书籍受潮,霍家将书塞满了躺柜(上面可以睡人)和立柜,剩下的书籍则堆放在家中唯一的大床上。霍毅的母亲只能在床边加块木板才能睡下,孩子则要在床下打地铺睡觉。这种“书睡床人睡地铺”的景象直到搬家后才得以改善。
受霍列五影响,霍家后人对中医古籍也十分热爱。他去世后,霍毅和女儿霍筱薇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这些古籍分类整理、重新装订,精心收藏。
“我们现在还延续着爷爷的藏书习惯,比如不让人轻易碰书,天气好时就把书搬出来透透气。” 霍筱薇说。
记录海南对抗鼠疫历史
霍家藏书在鼎盛时期多达十万卷,历经浩劫,目前存有数百种上万卷。虽然历经百年,这些古籍多数依然品相完好,在海南民间古籍收藏中非常罕见。
海南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乔红霞认为,在海南常年酷热、潮湿的环境下,历经特殊年代的辗转,霍家能如此系统、完好地收藏并保存大量中医古籍实在难得。霍家此次捐赠的藏书中,《鼠疫汇编》第五次刻本和民国十八年《疫核医最易》刊本,对海南的地方文献和地方医学研究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成为海南出版史的有力见证。
1911年以前,岭南地区出版的中医古籍并不多。据《中国分省医籍考》介绍,当时在广东省(含海南)编著和重刻出版的医书存目仅191种,传世医籍尤显珍贵。
“《鼠疫汇编》第五刻具有非常宝贵的医学研究和史料保存价值。”乔红霞介绍,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鼠疫专著,初刻于1891年。此次,霍家捐赠的第五刻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时任儋州学正的清代医家罗汝兰所编,既是中医古籍,又是罕见的海南文献。
鼠疫是清代岭南地区危害最烈、发生最频繁、涉及范围最广的瘟疫之一。在《鼠疫汇编》第五刻书序中,详细记载了该书在琼医中流传运用的波折过程。
“光绪二十一年夏,四刻初成,秋渡琼侯委,得悉是春,海口以疫弊者数千,族人电催此方,过海曾著效验,而琼医未之信也……”《鼠疫汇编》第五刻书序中纪录了光绪二十一年,罗汝兰族人曾用书中方法成功救治鼠疫,然而琼州医生并不相信的情况。
当年夏天,罗汝兰担心疫病在他处肆虐,刻印了更为详尽的第四刻书。秋季,罗汝兰到海口等待学正的委任命令时,将《鼠疫汇编》第四刻书带至海口。
据《鼠疫汇编》第五刻书记载,“冬至后,琼州府城疫作,先将所存分派琼医,或从而笑之,甚从而訾之。”在光绪二十一年冬至,府城地区鼠疫发作,罗汝兰将书分发给当地医生,却遭到了他们的嘲笑和诋毁。
直至“二十二年春,疫大作,群医各出手眼,百无一效,以致坏人无数。及二月底,始有信避之法者,迁居海口,延予调治,并参新法,连救重危症数人,求医者踵相接也。每视病开方,即赠书一本,并嘱照医,而十愈八九,一时并救数十人,群疑始息,遂信是方。”从这段记录中可以看到,光绪二十二年春天,鼠疫大作,琼地医生找不到有效救助方法,市民受灾无数。直到当年二月,鼠疫患者寻罗汝兰医治,并获赠该书,患者皆受到有效救治。此后,众人疑虑消除,使用书中方法对抗鼠疫。
“经历两个甲子,《鼠疫汇编》第五刻来到省图书馆,是书缘的传承,也是历史的延续。”乔红霞表示,该书是清光绪年间海南医官在海南补刻出版的医书,也是目前在海南发现的唯一一本存书,对海南的古籍收藏史意义重大。
霍家捐赠的另一本藏书——《疫核医最易》是由琼州乐邑(今琼海市)缅甸华侨卢鸿谟,于民国18年捐资重刊。该书记录了民国时期海南人民抗击鼠疫的珍贵史料。在抗菌药物问世前,中国应用中医药治疗鼠疫的成就,堪称医学史上的奇迹。
中医古籍传新声
省图书馆将对霍家捐赠的藏书进行考证并存档纪录。该馆还将设专区保存此次受捐的所有藏书,并通过数字化、再版等形式,对中医古籍的价值进行充分挖掘。
“和一般古籍不同,中医古籍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还具有极大的实用性。” 霍筱薇认为,目前传世的中医古籍保护形势严峻,许多民间流传的中医古籍破坏严重,部分藏书机构将中医古籍束之高阁,秘不示人,这些有价值的中医古籍并未得到应有的有效保护和充分利用。
“捐赠给图书馆后,古籍不仅能得到良好的保护环境,也可以供大众研究考证。让中医古籍‘活起来’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霍筱薇说。
“目前,我们家仍在进行中医古籍的批注整理工作。在合适的时机,霍家将继续向海南省图书馆进行部分捐赠。” 霍筱薇说。(记者邓钰)
责任编辑: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