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弄混淆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7-01-23  内容来源: 大医小护

中医的肾阴肾阳统管全身的阴阳,肾阴阳的消长变化与平衡调节影响着五脏六腑的阴阳动态平衡。中医的肾有病称为肾虚。

许多人常常搞不清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的区别,在临床工作中时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因身体不适,乏力气短,腰酸去中医看病被诊断为肾虚,说“肾”有问题,而去西医检查说没有“肾病”。也有的人因腰酸去西医检查被诊断为“肾病”,去看中医说没有肾虚,“肾”没有问题。

又有人得了“肾病”,以为一定要“补肾”,就一味吃“补肾”的药,结果导致血压升高,甚至相信吃“肾”(猪肾)能补肾治肾病。还因此耽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

对!其实中医说的“肾”和西医说的“肾”概念是不一样的,不能混为一谈。

中医认为:肾藏精、肾主水、肾主骨、肾主纳气、肾开窍于耳、肾司二便等。中医解释肾的概念主要是从功能的角度来说的,涵盖了人体的生殖、泌尿、神经、骨骼等多个组织、器官,起调节人体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元气”、“原动力”的作用。西医的肾就是指肾脏器官,有排泄毒素和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调节红细胞代谢等作用,中医的“肾”是和西医的“肾”有很大差别,二者完全不同。

中医的“肾”有病,和西医的“肾”有病也是不一样吗?

中医的肾阴肾阳统管全身的阴阳,肾阴阳的消长变化与平衡调节影响着五脏六腑的阴阳动态平衡。中医的肾有病称为肾虚。肾虚是人体衰老的体现,老年人肾虚是衰老引起的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叫生理性肾虚;而中年人出现肾虚症状就是一种未老先衰,叫病理性肾虚。对于中年朋友,要改变未老先衰,就应当及时补肾,改善肾虚衰老症状。还有许多疾病都可以表现为肾虚。但肾虚并非都是肾脏出了毛病。

西医所说的“肾病”是指肾脏器官有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小球、遗传性肾病、肾脏细菌性炎症、慢性肾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等。西医的肾脏有病临床症状上常表现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等。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还会影响全身各脏器,表现贫血、重度高血压、高血钾、心力衰竭。

肾虚有那些表现?

肾虚分“肾阴虚”和“肾阳虚”,在临床上,阴虚较阳虚更为常见。

肾阳虚的表现是面色苍白或黧黑,腰膝酸冷,四肢发凉,精神疲倦,浑身乏力;男人阳痿早泄,女人不孕,性欲减退;便不成形或尿频、清长,夜尿多,舌淡苔白。未老先衰往往是阳虚。

肾阴虚的表现是面色发红,腰膝酸软而痛,眩晕耳鸣,齿松发脱;男子遗精、早泄,女子经少或闭经;失眠健忘,口咽干燥,烦躁,动则汗出,午后颧红,形体消瘦,小便黄少,舌红少苔或无苔。

西医的许多疾病在晚期都会表现肾虚,如红斑狼疮、慢性支气管炎、肿瘤等,以肾阴虚多见。

中医肾虚不能等同于西医肾病,如有肾虚不一定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西医一些疾病,如肾炎、肾衰等临床上部分病人可有肾虚表现;但不是所有的肾病都有肾虚表现。有的患者可表现为湿热、湿浊等证候。根据中医理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也就是说慢性肾衰如果表现为实证者,不能用补的办法,而应该用泻的办法。

治疗上中医的肾和西医的肾有什么不同和相通的地方?

抗衰老是中医补肾的重要方面,肾虚从西医角度来研究是由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低下或神经-内分泌-骨代谢异常。经过补肾可以纠正这些方面低下,而达到延缓衰老。许多慢性病通过补肾阳如仙灵脾、附子、土丝子、补骨脂或者补肾阴如生地、熟地、山药等老防病治病。

有了慢性肾炎,也可以通过补肾来治病。肾炎是免疫性疾病,在治疗上需要免疫抑制剂的治疗,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可选用一些中药治疗.一来减轻西药的副作用同时一些补肾中药本身也有调节免疫,消炎,消肿,降蛋白尿的作用,可以用于多种慢性肾炎。在肾病激素治疗及减量的过程中,可以用不同的中药来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总之:

无论是西药的“肾”,还是中医的“肾”只要身体有何不适,尿常规、尿微量蛋白及肾功能是非常必要的,也许可以早期发现肾脏器质性病变。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肾脏风湿科

简桂花 主任医师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