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信“中医要亡于中药”?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6-12-28  内容来源: 北京晨报

●佟彤

坊间一直有“中医要亡于中药”之说,因为药农不按规矩种药收药,直接影响了药效,这一点毋庸否定,就像我们吃的西红柿,再没有小时候的味道,因为急于求成,缩短周期所致,中药同此。

但我却不苟同中医就此消亡之说,不是否认中药品质对中医的影响,而是因为可以包容中药如此偏颇的中医,并没有被医生和病人真正认识与接受,就像现在的手机代替了过去的“玉如意”,“玉如意”和中医一样,它们的被取代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文化“均贫富”的代价。

“赤脚医生”年代,我的老师下放农村,遇到一个崩漏的女孩必须送医,但他们所在的村庄距县卫生院,隔着一座山,上到半山时,女孩出血严重,几近休克,当时身边非但没有止血药,连最简单的针灸都没有,情急之下,老师只能点燃一支香烟,对着女孩子脚上的“隐白穴”,用香烟的热量温烤,就这样把出血止住了,容得他们继续前行。

如果按正规说法,艾叶中的有效成分“总黄酮”的含量,在每年的8月是最高的,地道的艾灸必须用8月采摘的艾叶制成,非此就影响药效。这个救了女孩子命的土“艾灸”,连艾叶都不沾边,更与药材的地道差之天壤,但却不挡疗效,原因很简单,医者深谙中医真谛,患者比现代人更多受用中医的本钱,这两点的重要性,绝对不在药物的品质之下。

中医治病用的多是植物花草,没经精密萃取,抓药也是“大概齐”,多少年如此却始终助力中医,就是因为中医理论的高度智慧,给了它选择的治疗工具,无论是中药还是针灸,足够的差池余地,好比那个出血的女孩,即便身边有地道的艾灸,但如果为医者没有选对穴位,也只能有“捧着金碗要饭”的遗憾。

再就是病人的功利,后者不仅要求速效救命,这尚可理解,还指望医学,不独中医,帮助他们消除所有错误生活方式的后果,而这与中医治病养生主旨背道而驰。中医重视和擅长的是疾病入侵之前的“治未病”,这绝非简单的“饭前便后要洗手”的预防,而是通过生活方式对生命的最善意改良,因为中医知道人力对疾病的局限性,这就是中医的“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重财轻身,信巫不信医,衣食不能适,脏气不定,形赢不能服药者,不治”。后三条的病入膏肓者,任何医学都会无奈,但前三条,不正是指望地道中药能起死回生的人们,常犯的毛病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医会消亡的话,至少不仅因为药材的品质,还因为求医者,他们从健康时刻起,就在做着与中医养生主旨大相径庭之事,心里也早就没了一门从容医学的落脚之地。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