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提防“肝火旺” 及时了解早治疗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6-04-21  内容来源: 寻医问药网

春天是养肝的季节,也因为肝的生理功能特点,很多人在这时都会出现肝火旺的情况。口臭、汗多、眼睛胀痛看似是一般的健康问题,但假如恰恰在此时出现,很可能是你的肝火太旺,引起了身体的不适。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需要注意的症状,为我们的健康做个提醒。

 

  “肝火旺”的概念

首先让我们熟悉下什么是肝火。肝火是肝阳的表现形式,肝火分为肝火上炎、肝火不得卧、肝火耳聋耳鸣、肝火眩晕、肝火月经先期、肝热自汗、肝热恶阻、肝火头痛等八大症状。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中医认为,气属于阳,肝气就是指肝的阳气,通俗地说就是功能的外在表现。它在正常状态下是维持肝脏各项功能的原动力。肝火旺是指肝气亢盛之热象,多因七情过极、肝阳化火或肝经蕴热所致。可表现为肝脏之热,又可表现为肝经之热。肝为“将军之官,罢极之本”,“体阴而用阳”,若肝火旺盛,可见头晕、面红、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脉弦数,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

肝火旺的具体表现

肝火上炎

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热证。肝火上炎是指肝火病症中表现为上部有热象或具有上冲性特点者,如头晕、目赤、口苦、急躁易怒、舌边尖红,甚或昏厥、发狂、呕血等。中医认为火有“火性炎上”的特点,因此多表现为人体上半身的病症。治宜疏肝降火为主,可用天麻钩藤饮等。

肝火不得卧

肝火大也会影响睡眠。相关的记载见于《病因脉治》卷三,指肝火侵扰所致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度、恼怒伤肝,气火拂逆,或肝血耗伤,神失所守而成。因“肝藏魂”,肝火旺则神不守舍。症见夜卧不宁,善惊,口渴多饮,胁肋时胀,或小腹季胁引痛,痛连阴器,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火为主,可用疏肝散或龙胆泻肝汤等方。

  肝火耳聋耳鸣

很多人都知道肝开窍于目,那为什么耳朵也会受到拖累呢?耳聋之因于肝火上攻,致耳鸣善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脉弦者。因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故肝火可致耳聋。治宜清肝降火,可用龙胆泻肝汤等方。

肝火眩晕

肝火上炎的症状发展到严重程度就会干扰人的正常生理健康。眩晕多由于肾水亏少,肝胆相火上炎所致。症见头晕头痛,面红升火,口苦目赤,舌质红,脉弦数。可见于现代高血压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因肝开窍于目,肝经上行于巅顶。偏火旺者,宜清肝泻火为主,用龙胆泻肝汤。偏阴虚者,宜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丸。

肝火月经先期

肝火旺也会造成相关的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先期等问题。最早见于《妇人良方》,病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热,热扰冲任,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经行先期,经量时多时少,色红或紫,或有瘀块,乳房及小腹胀痛,烦躁易怒等。治宜疏肝解郁清热,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肝热自汗

说到“火旺”,自然就离不开出汗。肝火旺造成的出汗属于自汗之一,见于《证治汇补·汗病》章。因肝热所致,常兼见口苦多眠。治宜清肝敛汗,可用逍遥散加减。

肝热恶阻

肝热也会使消化吸收受到影响。因孕后血聚养胎,冲脉气盛,冲气挟肝胃之气上逆所致。多见于平时性情急躁的妇女,症见呕吐苦水或食入即吐、眩晕口苦等。宜清肝和胃,降逆止呕。可用加味温胆汤(陈皮、制半夏、茯苓、炙甘草、枳实、竹茹、黄芩、黄连、芦根、麦冬)。

肝火头痛

肝火头痛表现的突出特点为巅顶痛,即脑瓜顶疼痛。此病因肝火上扰所致,见于《类证治裁·头痛》,“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珍珠母丸等。若兼肝胆火盛者可予龙胆泻肝汤或当归龙荟丸等。

肝火旺在临床上,常伴随其他的健康问题,合在一起发病,对健康造成损害。也希望您在生活里多留心,毕竟一旦患病,付出的代价可就远比小心谨慎的预防要多了。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