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浅谈药酒养生的发展历史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6-04-13  内容来源: 中国食品报

防病养生是中医的精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最早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思想和意义,即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所谓“养生”,就是根据生命规律,采用养护身心,保持或增进健康,减少疾病,以延年益寿的一种措施,中国传统的“延年益寿”之法称为“卫生”“养生”“厚生”或“道生”。中医养生之道,积累了几千年的医药、饮食等方面的养生经验,而以改善人体内环境见长的药酒堪称瑰宝。药酒作为我国一个独特的剂型,通过日常调理去改善、治疗人体的内环境,从宫廷到民间,延续数千年,至今在国内外医疗保健领域中,仍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酒”和“医”有着不解之缘。古之“醫”字,从“酉”,而“酉”就是盛酒的器皿,代指“酒”。所以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一直有“医源于酒”之说。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古人所酿之“酒”一开始就与“药”有关。或者说,先人造酒,既为食,也为药,食与酒同源,酒与药相和。在罗振玉考证的《殷墟书契前记》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鬯”是什么呢?对照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可知,“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实际上就是药酒。

到了周代,饮用药酒治病强身的习惯就已经很普遍了,西周时期还设有“食医”官职,《周礼》中也有“医酒”的论述。汉代《说文解字》更明确提出,“酒,所以治病也。”《黄帝内经》中对酒在医学上的作用做过专题论述,其中提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讲“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都说明古人对用药酒治病是非常重视的。隋唐时期,孙思邈在《千金方》等著作中记述的药酒方就有116种之多。到了宋元时期,对药酒功效的理论研究,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古法服药,多以酒者,非特定通血气而已,亦以养阳也”,明确指出了药酒不光能“通气血”,还有调五脏、补肝肾和脾胃的“养阳”之功,有病治病、无病强体、标本兼顾、治防结合的保健意识普遍通行。

元明清三代,有些药酒中的极品还成了宫廷御酒,值得一提的是清朝著名的“十大宫廷贡酒”,这十种酒都是皇帝亲尝御赐,口感极佳,其中就有让皇帝疗疾受益的 “鸿茅药酒”。

始创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的鸿茅药酒,作为皇室养生益寿的御用圣品,历代传承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鸿茅药酒以酒为引,坚持“八步炮制古法”配制技艺69道工序缺一不可,融入67味上等中药材。这67味中药中,祛风除湿、散寒止痛、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的药物有17味,调整脾胃的药物有27味,滋肝温肾、益气养血的药物有23味,这些药物与酒剂充分融合,以酒增药效,以药助酒威,能对身体进行有病补给和无病补给。

近年来,随着“治未病”理念的增强,现代人越来越注重养生健体,药酒作为一种有效的防病祛病的养生饮品已从宫廷御用走进普通百姓的家庭。气味醇正、芳香浓郁的药酒,既没有“良药苦口”的烦恼,也没有现代打针输液的痛苦,更容易被普通人接受。但是,药酒并不是药加酒这么简单,真正的药酒是有严格的中医理论基础和明确的组方,用药讲究配伍,有国家正规的批号,由正规的药酒生产企业严格按照国家药品生产GMP标准生产,经过多道工序炮制出来。药酒有特定的主治功能和疗效,有明确的适用人群和禁忌的酒剂药品,只能在正规的药店才能销售。例如鸿茅药酒,就在坚持传统工艺的基础之上,结合先进医药萃取技术,创新性的开发出符合GMP标准的现代工艺,运用20级精制法,全面提升品质;通过多证兼顾,数法并备使各种药材珠联璧合,更好地发挥了其“上工治未病”的“养”品功效;使之达到祛风湿寒邪而不伤正,扶正气而不滞邪,有利于祛风除湿、散寒止疼、活血通络、强筋壮骨,真正达到未病先防、强身健体的作用。

“鸿茅药酒”作为中华老字号产品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医大药大方的典范,本着“无病强身,慢病快治、综合调理”的健康理念,为更多的人带来身体健康。(黄广顺)

责任编辑: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