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之思考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6-04-08 内容来源: 中医药导报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中医药的文化价值,将中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当今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成为当下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新兴领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以中医药所蕴含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思维与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人文元素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传媒、科技手段以实现其巨大的产业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就其本质而言,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其产品一般是以文化和创意理念为核心,是人的知识、智慧和灵感在特定行业物化的表现。其中,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承载主体。人才培养对于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1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特点
中医药相关的专业化知识背景
中国传统医学的研究对象是生命现象,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而研究方法却来自于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所以对中医药的认识离不开人文历史等文化因素。传统中医文化禀承着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发展过程中与历史、哲学等文化元素紧密结合,既是一门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经验医学,又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中医能将抽象的哲学思辨与具体的生命医学结合起来,不仅用以分析、解释而且进一步指导解决人体生理机能的各种问题,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五行”的朴素辩证法,以及“六经传变”的疾病理论,这些在二千年前已经形成并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得以充分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思维模式和理论渊薮。要想以中医药为载体开发创意产业,必须要求相关人才具有深厚的中医药知识及相关的历史、哲学等知识背景。
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除了与中医药相关的专业知识外,复合型的知识结构也是必备要素之一。适应中医药创意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既要求专业基础扎实,也要求涉猎范围广泛。首先是中医的基础专业知识,既包括医学相关的生理、化学、生物、药理、心理等专业,也包括中医特有的历史、哲学、民俗、文学等知识;其次就是培养文化创新能力所应具备的对于多元文化的认知和整合能力,除了对于中医知识的专与精之外,对交叉学科和多元文化认知的广与博也是必备要素;最后还应具备相应的产业开发与市场推广技能,要充分了解以移动、互联、数字化为特征的现代传媒手段,熟练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产业化专业知识。中医院校在培养创意人才的过程中,也应在专业和课程设置的领域大胆尝试,以中医药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为导向,整合相关的交叉专业和课程。
持续不断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
创意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一般来说,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人员都应该具备持续不断的组织学习能力、高超的审美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等等。创新所指向的对象必须是原创的,独特的,未被前人发现或提出的,要想创新就要不拘一格,不被现有的专业和门类所束缚,能够利用一切相关的现有知识去挖掘探索。旺盛的求知欲正是创新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的进步,无数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明创造的诞生无不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结果,而定位于中医药文化的创意产业更是如此。中医药本身还有很多理论和现象需要继续去探索、解释和更新,如何将传统文化推陈出新,这是中医文化创意人才不可回避的重大命题。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把中医药文化定位于创意产业,其目的是通过一种市场化的运作实现中医药及其文化元素的经济价值。仅凭专业的、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这些元素纳入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遵循价值规律,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当今社会消费需求紧密结合,才能使中医药文化体现出其应有的市场价值。
2 中医院校培养创意产业人才的探索
中医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的摇篮,面对现代西方医学的挑战,必须寻找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中医药发展模式。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创建具有前瞻性的中医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正是中医药在新的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建立综合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中医药创意人才的特点,中医院校现有的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其要求。首先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对于中医药这种既重理论又重实践的专业和学科应引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改革教学手段,要重视实验课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增加实验课和实习课比重、改革实验课实验设计、增强实习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要发挥院校现有各学科的优势,进行整合互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创新专业和课程设计,根据创意人才培养要求,创设适合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的交叉学科专业和课程,打通学生各学科之间,特别是医理与哲理、科学与文化、经验与理论之间的壁垒;还应加大选修课的开设力度,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创意人才的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融合人才培养的文化、市场多元导向,促进产学研的结合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以创新的方式高度融合了中医药文化元素和市场元素,相关人才的培养既要保持中医药文化的传统特色,又要遵循价值规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必须能够使文化导向和市场导向相融合,才能真正促进该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的结合在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平台有着深厚的文化理论积淀,企业平台则有着资金和市场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靠企业的资金支持和灵敏的市场反应,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的市场价值,使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既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使文化与市场的融合真正从理论走向实践。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中医药文化创新氛围
中医院校在着力培养创意产业人才过程中,除了以上提到的产学研结合以外,还应利用自身优势整合多方优势教育资源,集高校、社会、国际资源于一体,为其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提供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首先应对校内资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不同院系之间在教学内容安排、专业设计和课程组合方面应加强联系,特别是自然科学学科和社会科学学科之间应加强联系,帮助学生打通学科之间的隔阂。同时在师资培训上也应加强创新能力培养,师资力量配置要引进更多的创新型和交叉学科人才。中医药创意人才的培养除了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知识面的拓宽,实现校内资源的整合,苦练内功之外,还要能够积极走出去,开放是创新的必备要素。与兄弟院校、政府、企业、公益机构、媒体加强联系,通过电视节目、媒体报道、公益活动、校企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和老师都能走出去,真正的参与社会互动,才能为创新提供更多的活力和素材。
结语
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是我国传统医学面对现代医学的挑战所提出的又一新兴发展方向。创意产业的关键是人才,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首先就是高等中医院校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当仁不让的责任与义务。对于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虽然只是基于传统的教学实践和理论,但当代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和中医药事业所面临的紧迫感已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发掘人才、培养人才,从而更加有力的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