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药材含水量与经方剂量折算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6-15  内容来源: 中国网

 

去皮

桂枝汤中的肉桂(据日·真柳诚考证,桂枝应为“肉桂”)、大承气汤中的厚朴皆言“去皮”。“去皮”的前提条件是树皮类药材的含水量要高,否则完全干燥后则无法去除。

茵陈蒿汤中的大黄也需去除根皮。笔者分别对鲜大黄和干大黄进行去皮试验,前者可轻易削去外皮,而后者经曝干后则根本无法去皮。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煎煮法云:“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大黄干燥后的硬度很高,要在煎煮之前切成形状规则、如碁子样大小的方块是无法做到的。并且,若用干大黄,仅“煮一两沸”则无法煎出有效成分。据此推论,只有在大黄含水量较高时,甚或是新鲜时,才可以便于切块、煎透。

捣丸

抵当丸由“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四味组成,其制备法为“上四味,捣分四丸”。笔者曾尝试将此四味干燥的药材捣碎,虽经反复碾压,但仅能捣为粗末,而无法制成丸剂,后换用鲜大黄再次尝试后成功。

隐性鲜药

今时所用的“生地黄”由鲜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而成,而采挖后的鲜品则称为“鲜地黄”。《伤寒论》中用生地黄见于炙甘草汤。《名医别录》云:“生地黄……皆捣饮之”,可知能够捣取药汁的地黄应是鲜地黄。《金匮要略》“百合地黄汤”言用“生地黄汁”,可知“生地黄”实指“鲜地黄”。《金匮要略》“肾气丸”所用“干地黄”,即与“鲜地黄”相对而言。

又,《本草拾遗》云:茵陈四季常青,“经冬不死”,故无须贮藏,可随用随采。北魏《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记载用热水淋青蒿、薤白做酸菜。《本草经集注》言:“薤白、葱白除青令尽”,由“除青”二字可知,二者皆为鲜品。

几点讨论

综上,《伤寒论》方中药材记载的剂量并不完全等于今时干燥饮片的剂量,故成为引发诸多现代经方使用剂量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剂量折算方面,生地黄在炙甘草汤原方中的剂量为一斤(220.8克),若将方中的生地黄按20%的平均折干率折算为现代的生地黄,其剂量则仅为44.2克。又如半夏,《本草经集注》云:“凡方云半夏一升者,以洗竟称五两为正。”南朝梁时衡制与东汉相同,均为一斤等于220克。依此标准,小柴胡汤中“半升”的半夏约为34.5克,按30%的平均折干率换算为饮片,则为10.5克,与现代常用量无异。

剂量配比方面,仍以炙甘草汤为例,原方中生地黄(一斤)与生姜(三两)的剂量配比约为5.33:1。但按上法进行折算后,生地黄饮片与生姜的剂量配比则近似1:1。

煎煮次数方面,现代研究证明,药材含水量对汤剂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显著影响。干燥的饮片必须经过浸泡后才能充分煎煮,而《伤寒论》方中的药材在煎煮之前均未进行浸泡,提示其中某些药材的含水量可能较大,无需浸泡即可达到充分煎煮的效果。而《伤寒论》中汤剂仅煎煮一次之原因,亦盖缘于此。

此外,根据《千金要方》记载,唐代对新鲜药材的处理并不以完全干燥为目的,而仅仅通过曝晒使外皮干燥,其内部依然会保持较高的含水量,然后密封保存,如此方能达到“经年亦如新”的效果。

总之,上至东汉,下至唐初的400余年间,古代医家所用的药材与今之饮片在含水量方面存在着或显或微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经方和古方剂量折算时,应充分考虑药材在当时条件下因药源、炮制方法的不同对药材含水量的影响,并应尽可能地通过重现试验来获得实际折算标准,方能计算出更加准确的现代饮片剂量,供中医临床参考应用。

(作者:徐立鹏 穆兰澄 郭允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 刘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