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强发展 中医自有立脚点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5-05-18  内容来源: 中国网

中医学家恽铁樵
 
近代西方科学文化传入后,我国原有学科开始脱离传统模式,向西方科学文明融会,大多数传统学科或被外来科学所取代,或被肢解成新式学科中的构件。只有中医药学,虽然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打压,甚至险遭取缔,但总体上仍然保持着传统学术风貌,可谓一枝独秀。这得益于民国时期中医药界的抗争图存和自强发展。
余云岫早在1916年就著书《灵素商兑》,用西医解剖、生理、病理学作为标准,对《内经》开展全面批判,“痛诋阴阳五行、十二经脉、五脏六腑之妄”,试图使建立在《黄帝内经》基础上的中医理论大厦土崩瓦解。
在时势的紧逼下,为了生存,中医界进行多种探索,改良、革新、科学化,其中“中医科学化”成为一时潮流。陆渊雷认为中医确有实效,但科学毕竟是真理。主张以西医学为参照,用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医学。陆氏主持起草中央国医馆《统一病名建议书》指出:“国医原来病名向来不科学……西医病名既立于科学基础之上,今若新造病名,必不能异于西医,能异于西医即不能合于科学”。还有谭次仲、谢仲墨等也主张中医科学化,视科学为真理,用西医作为标准。
面对严峻挑战,中医界有识之士从学理、医理上进行反驳、抗争。恽铁樵《对于统一病名建议书之商榷》明确指出:“天下之真是原只有一个,但究此真是之方法则殊途同归,方法却不是一个。……西方科学不是学术唯一之途径,东方医术自有立脚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尤其是五行最受当时科学人士的抨击。而恽铁樵独具慧眼,指出 “《内经》言五行配以五脏,其本源本于天之四时”(《群经见智录》),认为五行是四时的代名词,不过是用来演说四时之变化,从方法论上阐释了中医朴素辨证的认知思维,回击了对中医的责难。
杨则民著《内经之哲学的检讨》,认为“中西医之不同,不在生理、解剖、病理、实验,而在整个之思想系统上矣”。指出《内经》的“最高理论为阴阳五行、生长收藏与调节……自以辩证法为最正确之途径”,认为《内经》的方法论是辩证法,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才能认识到它的真正价值。
陆士谔认为“凡是一种学术,必有其根据地,必有其立脚点”(《士谔医话》)。时逸人认为中医的特长在于“运用虚实寒热等为辨证之方针,选用历代相传之经验良方,尤注意于人体自然之机能,以及风土气候之变迁,方药之配合加减等”(《研究中国医学的几个信条》)。辨证论治为中医立脚点已跃然纸上。
民国时期,虽然有过一些迎合“科学”的探索,但是恽铁樵、杨则民、陆士谔、时逸人等医家坚持中医自有立脚点,积极维护基于《黄帝内经》所建立起来的中医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这一时期的医家非常重视传统学术的继承,如《中国医学大辞典》《中国药学大辞典》等首部中医药辞典问世;《三三医书》《中国医学大成》等大型丛书编辑;《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等医案佳作编撰。同时在继承基础上不乏创新提高,在诊治理论和临床实践上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诊断方面,祝味菊继承明代张景岳“两纲六变”之说,明确提出“八纲”,并指出它具有“执简御繁”的重要作用。伤寒、温病方面,黄竹斋《伤寒论集注》集伤寒之大成,更有恽铁樵《伤寒论研究》、陆渊雷《伤寒论今释》、余无言《伤寒论新义》、祝味菊《伤寒质难》等多部伤寒新作;何廉臣《重订通俗伤寒论》等,主张寒温融合。临床各科,名家辈出,如治温病有丁甘仁,针灸有承淡安,一指禅推拿有丁凤山。学术思想,传承有序,如治中风有张山雷,上承张伯龙,下及张锡纯。这些大师名家踏着时代的节拍,或继承传统,或融会新知,有力地推动中医临床的发展。正是这些前辈的积极作为,自强进取,才奏响了民国中医发展的主旋律。
(作者:朱建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责任编辑: 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