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国医大师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10-31 内容来源: 人民电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与第一届国医大师李辅仁、第二届国医大师金世元日前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介绍国医大师评选意义及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过程时指出,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有助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得到传承。以下为访谈文字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您现在收看的是人民网健康访谈节目。2008年10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首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在行业内外乃至国内外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时隔五年之后,2013年10月,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工作再次启动。在全国卫生和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从事中医中药工作的人员中评选出30位国医大师。 今天我们就和广大网友聊一聊关于国医大师的相关话题。首先来介绍一下演播室的三位嘉宾,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先生,首届国医大师李辅仁先生,第二届国医大师金世元先生。 首先欢迎三位嘉宾。我们知道,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是2013年10月启动的,和首届是相隔了五年,首先想请马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前后相隔五年,这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
马建中:谢谢主持人。我们2008年进行了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第一次评选中医药界的国医大师,在行业内外以及国际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通过这次评选,对于凝聚行业的力量,提振我们这个行业的士气,对于弘扬国医大师的精神,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次评选,也在我们这个行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培养和造就新的名医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而且,也更坚定了中医药行业人员奉献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营造了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医药工作的良好氛围,使中医药行业的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事过五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这五年内,一是狠抓30位大师的学术思想传承,建立了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而且我们还和教育部一起,建立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衔接制度,创新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层次人才。二是通过邀请国医大师参与人才培养和学术活动、编辑出版学术论著等方式,很好地整理和传承了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惠及了中医药行业广大从业人员。 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到一个非常好的时期,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形成了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工作格局。我们这个行业有89万从业人员,工作在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工作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他们中间涌现出了一大批名师、名家,行业内外也迫切要求再评选第二届国医大师,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迫切心愿,也是社会各界乃至人民群众的迫切心愿,为此,我们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启动了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
主持人:其实我们知道,在当前国家已经把这个中医药发展上升到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马局长刚才为我们非常好地阐释了国医大师的评选对于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接下来这个问题要问一下金老,知道您是刚刚被评选为国医大师,国医大师也是一个非常高的荣誉,当您得知自己获得这一殊荣的时候,您最想说的话和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金世元:当选国医大师以后,我很受感动,国医大师这个称号对我来讲是最高的褒奖。我今后加倍珍惜它,做好工作。虽然岁数大了,一定要做到不用扬鞭自奋蹄了。 我是学徒出身,中药行业学徒出身,从1940年我14岁开始,今年工作74年了,解放前我就干了10年了。对于中药方面的理解和过去一直的信念,我一生热爱中药事业,我认为这个事业是一个治病救人的事业,是至高无上的。所以,我在74年的中药工作中,没有过一点见异思迁的想法,没改过行。另外,我做这个工作,坚持一个原则,恪守职业道德。从思想里就认识到,我们的古人孙思邈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李时珍也说过,饮食者,人之命脉。我毕竟是搞药的,这些真理名言,一直作为我的工作座右铭。 我过去总是上山去,上外地跑,爬山越岭,长途跋涉,搞中药工作,一直是这样。现在我已经88岁,耄耋之年了,考虑身体具体情况,我就选择了带徒、传承,这个我不用出门,在家里可能就办了。评上国医大师以后,我一定在中药的传承方面做好自己的工作,也就是报答党对我的器重和信任。我只能是做一些传承工作。现在来看,我从第一批带徒开始,第一批、第二批都有我,现在一共带了27个人了。早期毕业生已经都成中药行业的骨干了。他们都退休了,都是高级职称了。我现在带的学生,主要都是北京市的,过去只带医疗单位的,现在我考虑还不行,还得扩大点范围,所以,中药行业的生产经营、医疗、教学、科研,我都有学生,现在我只能努力做好这项工作了。
主持人:感谢金老用自己的经历,展现了国医大师的精神世界和学术境界,其实吐露了很多国医大师的心声,而且在这么高龄的情况下,还对我们这个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给予这么大的热情和支持,非常感谢。接下来问一下马局长,第二届国医大师的评选工作和首届有什么不同?评选过程是怎样的?您给我们介绍一下。
马建中:2013年10月,我们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评选第二届国医大师的通知》,本届评选面向全国卫生和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等机构从事中医中药工作的人员,名额为30名,其中至少包含2名民族医。要求人选一般应为省级名中医或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以中医药事业发展为己任,忠诚事业、德艺双馨、奖掖后学,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临床相关工作50年以上,具有主任医师、主任药师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首届是要求从事中医中药工作55年,这个条件比首届评选适当放宽了5年,是希望可以将更多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名医名家纳入评选范围。 评选过程有这么几个阶段。一是高度重视、组织启动。三部门成立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国家公务员局原党组书记杨士秋同志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同志担任组长的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此次评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和中华中医药学会承担具体工作。同时下设监督组,由纪检监察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对评选过程的监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确定了国医大师评选范围、名额分配、评选条件、程序要求和表彰办法。二是推荐候选人和资格审查。我们向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部分全国性中医药学术团体和中央医疗、教育、科研单位共分配推荐名额130名。各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积极配合,认真组织了推荐工作,截止2013年12月31日,我们共收到30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8家社团、院校推荐的133名候选人材料。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候选人材料进行了详细审查,最终确定了116名符合条件的候选人,并将候选人情况简介及主要成就通过《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向社会进行了公布。三是专家评审。我们首先是组建了专家委员会,由79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产生第二届国医大师建议人选。投票前,我们邀请候选人推荐单位对候选人情况进行了现场介绍,向每位专家发放了候选人情况汇编,并提供了候选人原始档案材料,以便评审专家全面客观了解候选人情况。整个投票过程封闭进行,保证专家评审的独立性和公平性,并邀请专家代表、国家公务员局及纪检监察部门工作人员对投票、唱票和计票过程进行了全程监督,计票结果现场公布。经两轮四次投票,最终选出了30位国医大师建议人选。经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审议,确定了拟表彰人选。四是全国公示。我们组织在《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等媒体及国家公务员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对30位拟表彰人选进行了公示,广泛听取对他们的意见。五是近期我们要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共同召开表彰大会,对这些国医大师进行全国性的表彰。这是我们整个评选过程,有这么几个阶段。
主持人:我们知道,这次评选工作是面向全国的。中间会涉及到很多的部门和专家,如何保证这个评选过程的公开、公平、公正呢?
马建中:这个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全国我们这个行业内外最关心的问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是确保国医大师评选实至名归的一个首要原则。我们在这方面做到了几条: 首先是程序要科学规范。评审前,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评审工作进行了认真筹备,制订了评审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对评审材料、会务安排、投票计票等工作环节进行了反复推敲、研究和确认。评审期间,我们还严格执行“两审三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全程监督。所谓“两审”就是预审和复审,预审是由国医大师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省级推荐单位报送的推荐材料进行初步审核,预审合格人员名单向推荐单位反馈。复审就是专家评审,提出拟表彰的建议人选。“三公示”就是在推荐人选所在单位、省级推荐单位进行公示。推荐人选由所在单位组织推荐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逐级上报到省里;省里推荐出来之后,要对他们的资格进行审核,既要把关还要公示;评审结束之后,推荐出来30名国医大师建议人选,我们又向社会进行全国公示,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公开、公正、公平。评审期间,我们还分别成立了材料组、会务组和后勤保障组,从专家报到、动员会、情况介绍、评审投票、汇总计票、公布结果等各个环节都明确专人负责,确保每个步骤严格按照规定动作完成。 第二就是要求材料全面准确。每个省、每个推荐单位推荐的这些材料都要进行全面的审核和把关,要经得起行业内的检验,经得起社会的检验。为保证评审专家全面准确了解候选人情况,评审开始前我们协调中国中医药报社出版了国医大师候选人特刊,编制了候选人名册,将所有候选人的《推荐审批表》汇编成册,对所有候选人原始申报材料进行整理分类供专家现场查阅核实。同时,为让评审专家更深入直观的了解候选人情况,在保证评审专家独立审读材料时间的基础上,邀请各推荐单位对候选人基本情况及主要成就进行了现场介绍。 第三就是评审独立客观。评审开始时,我们组织专家学习评审办法,保证专家充分了解评审规则,王国强副主任在动员会上就评审条件、评审原则和评审程序进行了详细解读,局人事部门对评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评审专家就评审办法和投票办法展开了充分讨论,提出了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评审专家审议确定召集人、副召集人、总监票人、监票人,保证了评审工作的独立客观。 第四就是坚持计票公开透明。评审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方式进行,在两轮四次的投票过程中,都有唱票人、监票人全程地计票和监票,同时,还有评审专家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在全程参与监督。投票结果现场公布,确保评审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最后就是做到保密工作到位。为做好评审期间的保密工作,防止发生跑票拉票和跑风漏气现象,评选期间,安排所有评审专家和领导小组成员封闭管理。计票完成后,所有的选票和计票统计表均封存保存,供日后待查。计票结果均由计票人、监票人和负责人签字确认。整个评审期间所有工作人员分工明确、紧密协作,各环节衔接顺利,未出现违规违纪现象。从这些方面,我们力争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行业内外放心,让社会放心。11:34
主持人:您刚才也提到专家委员会,我们接下来就想请马局长介绍一下评审专家是怎样构成的?
马建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这么一个原则,经过评选表彰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我们请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8家社团、院校推荐了79名评审专家。这些评审专家主要是来自中医药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部分专业能力较强的卫生、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同志,这些评审专家熟悉全国中医药行业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科研水平或丰富的行业管理工作经验。其中,男性68人,女性11人,平均年龄57岁,最小45岁,最大78岁。汉族70人,少数民族9人。大学以上学历77人,占97.5%。医学相关类专业78人,占98.7%。博导和硕导61人,占77%。专业技术人员60人,占76%,全部为正高级职称。行政管理人员19人,占24%,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6人。院士3名、首届国医大师1名。第二届国医大师评审专家名单已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文件面向全国公布。
主持人:我们知道,第二届又评选出来30位国医大师,我们这30位国医大师的地域分布有没有什么特点?我们这次评选出来的人选构成与上届相比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呢?
马建中:这次国医大师人选共覆盖了22个省(区、市),其中:北京6人,天津3人,江苏2人,河北、山西、内蒙、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贵州、西藏、陕西、新疆各1人。与首届相比,本届当选的国医大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地域分布更加广泛。刚才也提到了,有25个推荐单位产生了国医大师,共覆盖22个省(区、市),与首届相比,实际增加了8个省份。二是平均年龄有所下降。首届国医大师当选时的平均年龄为85岁,本届当选的国医大师平均年龄80岁,其中年龄最大的102岁,为江苏的干祖望教授,最年轻的68岁,为西藏的占堆教授。与首届相比,整体年轻了5岁,当选者会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保证临床、科研、教学和传承等工作的开展。三是从事专业更为广泛合理。本届当选者中,不仅有内科、外科、妇科、骨科、针灸等专业,还产生了中药专业1人,为北京金世元教授,民族医3人,分别为西藏占堆教授、内蒙古吉格木德教授、新疆巴黑·玉素甫教授。与首届相比,增加了中药专家和维医专家。四是产生了第一位女国医大师,为四川的刘敏如教授。
主持人:从政府层面来看,我们会对新评选出的国医大师给予哪些扶持?以便使他们的学术思想更好地传承,更好地发挥他们的典型模范作用呢?
马建中:在首届评选的基础上,因为首届评选到现在已经有五年多的时间了,这五年多,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也知道该从哪方面做进一步的努力。对于第二届国医大师评选出来之后,我们对首届国医大师和第二届国医大师一样,第一,还是要建立国医大师的传承工作室,要把他们的宝贵经验,他们的学术思想好好地传承下来,让他们带一带学生,带一带弟子。而且还要帮着他们组建一支团队,帮着他们整理他的学术思想,因为这一届国医大师平均年龄已经是80岁了,首届平均年龄是85岁,又过了五年多,平均年龄已经是90岁以上了。要有一支团队帮助他们整理。第二,就是支持国医大师参与重点学科建设,邀请国医大师担任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国医大师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全国的学术带头人,从国家层面来讲,要给予这个学科以支持,更好地发挥国医大师在科研领域的经验和智慧。第三,要发挥国家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中医药传承工作中的作用,继续推荐国医大师参与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培养工作,通过传承博士后在站工作,传承国医大师学术经验。这样对于创新、传承和院校教育相结合这种方式,也是一种创造。第四,就是继续邀请国医大师参与人才培养项目及教育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批高层次学术骨干。鼓励并支持国医大师通过出版著作、参与学术交流等方式总结并传播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我们准备通过现代的手段,电视、多媒体的手段,把他们临床的一些实际资料和学术经验记录下来,让这些经验能够更多地惠及我们行业,因为大师们的宝贵经验,仅仅几个弟子传承还是不够的。第五,就是宣传他们,要把他们作为我们行业的典范,作为我们行业的模范来宣传,扩大国医大师的影响力,凝心聚力提升全行业水平。让大家不仅仅学习他的学术、他的思想,他的宝贵经验,还要学习他们崇高的医德。
主持人:接下来这个问题要请教一下李老,我们知道,在中医人在的培养上,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是各有侧重、各有所长,您觉得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从而培养出合格的中医师呢?
李辅仁:您提出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重要。毕竟是要一代代地传下去,一代更比一代强。我有一个这么多年来的想法,解放后中医的社会地位和受人尊敬的程度,比旧社会不知道强多少。这几年在党的领导之下,咱们原来的卫生部和中医药局,做了很多史无前例的工作,比如说评选国医大师、建设中医学院和中医药大学,更好的提高中医知识水平、文化水平、爱护病人的程度,视病人如亲人,视人之痛为己之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去工作,并且把自己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可以说是开天辟地地做了很多利于工作、利于中医学术发展的工作。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院校教育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具有成规模、管理规范、体系完整等优点。中医药师承教育注重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注重理论与临床结合,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等,两者各有所长。要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必须深化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解决现阶段院校教育模式中凸显的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学习热情不够、临床机会少等问题;又要弥补中医药师承教育,因强调一师之技、一家之言,易使学生在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方面的局限及难以大规模培养的缺陷。要在中医药院校教育中,注重强调多临床、重经典、名师带、启悟性的师承教育特点;注重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临床能力;注重强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培养出具有中医药思维、掌握中医药技能、运用中医药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优秀中医药人才。 对这些年中医的发展,我们是很高兴,教育方法各有所长,希望能够在中西医结合之下,在中医药局的很好的领导之下,把中医学术水平提高,造福于人,提高疗效,提高知识文化水平。
主持人:非常感谢李老,这么高龄还给我们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提出这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非常感谢您。最后一个问题还是留给马局。我们知道,您作为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长期从事中医药相关的工作,请您展望一下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未来。
马建中:谢谢主持人。中医药发展这些年进入了一个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之一。中医药发展也被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个全局战略的高度来部署安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国家领导人也对中医药方面做出过多次的指示和批示,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出访墨尔本的时候讲过一段话,他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以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科学总结中医药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总书记这段话让我们深受鼓舞。国务院各部门也对中医药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符合中医药发展特点的文件和政策,中央财政对中医药的投入这些年也是大幅度增长,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对外交流,都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环境。
中医药在国际上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大家都经常讲的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国际医疗保健市场对中医药的需求也是巨大的。我们知道,中药学很贴近人们的生活,中医药不仅仅作为一个医学科学体系,还作为一种文化深深渗透到中华民族的骨子里面去了,对指导我们中华民族防病治病、养生保健都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世界现在对中医药的认识也在不断地提高,中医药容易获得,财政负担比较小,易于满足解决医疗体系可持续发展这么一个国际社会普遍面临的难题。它在国际上也有很大的需求,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在国际社会上迎来了一个发展机遇,在67届世界卫生大会上,通过了咱们国家提出来的传统医学发展的决议,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现在中医药已经传播到了168个国家和地区,针灸在103个国家是得到了法律的明确许可,可以明确使用。中医药在国内,有89万的从业人员,我们在海外工作的中医药人员有30万人,可以说,中医药走向世界也是一个有非常大的空间。
再一个就是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业方面也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对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作用。中医药作为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它蕴含了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的潜力。它既和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卫生道路有关,同时,它还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的中国梦,也顺应了世界医疗市场对健康保健的需求,也符合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刚才提到的医学模式转变,过去医学是针对疾病的一种对抗,是以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转变是要求以人为中心,不是以病的对抗为中心,中医药恰恰和这个理念是相吻合的,所以,它展示了一个强大的发展潜力。中药事业发展的未来,我们想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容易、更方便地获得中医药的服务。在这方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具体做法上,从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从中医药发展的宏观层面上,党和政府加强了对中医药的领导。国务院已经建立了中医药发展的部级协调机制,有19个部委局办参加这个协调机制,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保证作用。同时,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产业要求“六位一体”发展,中医药发展也就涉及到了各个层面,也涉及到了各个地区,所以,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经费的保证,这方面都要加强。我们也正在制定中医药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医药的战略发展规划,和中医药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从政策和机制这个层面,要建立健全对于中医药的服务管理的政策,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分类评价机制,还要建立鼓励提倡中医药服务的使用政策。还要完善中医药的补偿机制,中医药的投入,因为中医药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大家都是耳熟能详的,就是简便验廉,很便宜,中医药怎么能够在便宜的情况下发展好,就需要建立一个补偿机制。财政的保障、财政的投入等等,需要各级政府给予支持。而且,健康服务业也是国务院要大力发展的,中医药作为健康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有无可限量的前途。从中医药发展的目的性上来讲,那就是把这个服务体系健全、建好,保健的体系健全、建好,让人民群众都能够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方便地、及时地获得,可得性强,这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地努力,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这是我们改革与发展的最终的一个目的。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再次感谢三位嘉宾接受人民网采访,我们也衷心祝愿我国的中医药事业能够抓住发展机遇,更加壮大,国际化的步伐能够迈得更快,能够得到世界更广泛的认可。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广大网友的收看和关注,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责任编辑: 刘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