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名著品中医之《红楼梦》 曹雪芹笔下的钩藤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7-14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曹雪芹《红楼梦》八十四回得知,书中的宝钗不仅精明能干,而且还精通中医,自己就可以处方,给母亲治毛病。宝钗哥哥薛蟠之妻夏金桂不听好言相劝,借酒发疯,大吵大闹,气得薛姨妈不得了,肝气上逆,致使左肋疼痛。宝钗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地煎了一碗,给母亲吃了,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薛姨妈这才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这钩藤为何物?如此灵验。中医认为,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环周不休,而且有一定的运行方向和运行规律。肝气以下行为顺,若上行则为逆向,称之为“肝气上逆”。由于薛姨妈是肝气上逆,气滞于上半身,所以引起了两胁疼痛。宝钗急用钩藤浓煎给其母服下,也可说是对症下药了,由于钩藤的平肝息风功能,才使薛姨妈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钩藤又名双钩、薄钩藤,是中医临床常用的平肝解郁类中药。钩藤性味甘而微寒,有熄风止痉,清热平肝之功,常用于惊痫抽搐等,不仅善于息肝风,而且又能清肝火,平肝阳,疏肝郁,对于肝郁气滞或肝经有热,胁肋疼痛,头涨头痛,目赤肿痛,头目眩晕等也很有效验。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正如陶弘景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后世中医学家不断拓宽它的应用范围,现已成为内、儿、妇科的常用药。在《本草纲目》上记载:“钩藤,手足厥阴药也。足厥阴主风,手厥阴主火,惊痫眩晕,皆肝风相火之病。钩藤通心包于肝木,风静火息,则诸证自除。”中医学认为,钩藤性味甘、微寒,入肝、心包经,有清热、平肝、止痉的功效。其实,近代医家就多用钩藤治疗肝炎患者的心烦意乱、性情暴躁、左胁疼痛,同样取得良好疗效。

近年钩藤在临床上应用的更加广泛,常借其平肝之力,用于治疗高血压。经药理实验证实,钩藤既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又有显著的镇静作用,还不产生嗜睡的副作用。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钩藤煎剂后2~7日,血压开始下降,10日后渐达最佳效果,尤其是早期高血压疗效更好。然而,钩藤不宜久煎,因钩藤煮沸20分钟后,其降压成分即被破坏。一般每日用量10~15克。若疗效不显著,可增至每日100~150克,便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其降压原理是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滞交感神经和神经节,扩张外周血管,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由于外周阻力降低,从而血压下降,随着血压的下降,头晕、头痛、心慌、气促、失眠等症状亦相应减轻或消失。也许正是钩藤的这些功效,让薛姨妈疗效甚佳,可见曹雪芹那时就已经掌握了钩藤的常识,写出了如此专业的情节。(刘永加)

责任编辑: 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