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肺排毒汤治痤疮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5-09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痤疮,又称“粉刺”,中医称之为“肺风粉刺”,因多发生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年男女,故俗称“青春痘”。早在两千多年前,《内经》中就已有关于“痤疮”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中医认为,痤疮虽生长在皮肤表面,但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与肺胃郁热关系最为密切。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肺风粉刺》中记载:“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屑,形如黍米白屑。”《诸病源候论·面龅候》中记载:“面龅者,谓面上有风热气生龅,头如米大,亦如谷大,白色者是也。”又云:“此由肌腠受于风邪,搏于津液,津液之气因虚作之也。”《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齄鼻》中记载:“肺风、粉刺、酒齄鼻三名同种,粉刺属肺,齄鼻属脾,总皆血热郁滞不散。”《外科启玄》中记载:“肺气不清,受风而生,或冷水洗面,热血凝结而成。”

刘启廷教授认为,痤疮多见于湿热或燥热体质患者,阴虚火旺为发病之本,肺胃积热、血瘀凝滞为发病之标。因颜面主要是肺、胃、大肠经所过之处,故主要为此三经郁热所致。因肺主肌表,外合皮毛,若热邪侵犯肺经,或嗜食辛辣油腻之品,使肺经郁热,致颜面背部起丘疹、红疱,或痒或痛。又,因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均上行于面部,若素体胃肠有热,或饮食不节,嗜食辛辣肥甘厚味,使胃肠积热或湿热内蕴,则循经上行于面,郁积于毛孔而发病。故治疗上,当清肺凉血,化湿解毒。方用清肺排毒汤加减。

方药组成:生石膏30克,地骨皮30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连翘30克,荆芥15克,青蒿15克,防风15克,大黄5克,甘草10克。

煎服方法:上药浸泡2小时,武火煮开,文火再煮30分钟,取汁,加水再煎25~30分钟,取二汁混匀,分2次早晚温服;药渣再煎,外洗患处,每晚1次。

功用:清肺凉血,化湿解毒。

责任编辑: 刘璟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