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中医治未病

中国中医zy.china.com.cn  时间: 2014-04-15  内容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所谓中医治未病应当理解为按照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念,遵照中医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公民健康工程。

国家应从政府层面上对中医治未病加以重视并加强行政干预力度,制定相关战略,尽快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并监督实施中医治未病的相关具体举措;中医药行业应从既病防变,摄生防病,掌握规律先时而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2013年6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从2013年起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中医治未病已然面向全体国民,将在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展所长。那么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又如何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治未病呢?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是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疾与未病之前。故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说:“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所谓中医治未病应当理解为按照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念,遵照中医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公民健康工程。治未病是一项公共卫生事业,与国情、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体质等诸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千万不能理解为只有中医药人员参与或者单纯依靠中医药行业来做。所以,这就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认识治未病。治未病应当是一项在国家政府统筹规划下的社会各行各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治未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情与治未病

据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且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保证数量不断增长的老人能够享受建康快乐的生活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中医药的养生方法在老年康复保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在政府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工作中提供有力的帮助,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国家正处在农业化向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人口城镇化、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还有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基本覆盖,但优质医疗资源依然集中于大城市,农村及贫困地区仍缺医少药,低收入或低学历人群普遍缺乏预防保健意识。不仅如此,众多青少年群体也面临着升学、就业等诸多现实压力。上述情况都是造成患病率增高的原因。如何做到心理和身体上的疏导、调节,将是治未病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却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责任编辑: 刘璟
1   2